堪叹谋生不息肩,双亲相继入黄泉。
六旬蔗境养难遂,三寸桐棺敛未全。
抔土已干思往日,昊天罔极报何年。
苟能恪守古人训,弗辱弗亏乃靡愆。
贼平后十余年有感自述赋诗 其三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贼平后十余年有感自述赋诗 其三’是一首出自于唐代诗人杜甫的古诗。这首诗描绘了杜甫在战乱结束后,对国家和人民所遭受的痛苦的感慨,以及他对未来的期望。以下是对该诗的简要介绍:
这首诗的首句“忆昔巡幸日”指的是唐玄宗曾经巡游天下,然而安史之乱爆发后,唐王朝陷入了混乱和战争之中。杜甫在诗中回忆起那段日子,感慨万千。
第二句“尽征伐兮兵未休”,描绘了唐玄宗为了平定叛乱而不断征伐,但战争仍未结束,百姓仍在饱受战乱之苦。
第三句“中原荡否未可知”,表达了杜甫对于中原地区是否会再度陷入战乱的担忧,他不确定未来的局势。
第四句“东望蓬莱阁,西顾长安城”,描述了杜甫站在长安城的高处,向东望去,希望看到蓬莱仙岛,向西望去,则是繁华的长安城,但内心却充满了忧虑和不安。
第五句“南望长沙城,北眺黄河水”,描绘了杜甫站在不同的地方,向南可以看到长沙城,向北则可以俯瞰黄河,但他的内心却充满了失望和哀愁。
第六句“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表达了杜甫对于战乱结束后,自己依然困顿不堪的现状的不满和愤怒,他宁愿在破败的环境中受苦,也不愿看到国家的再次动乱。
整首诗情感深沉,反映了杜甫对国家和人民命运的关注和担忧,同时也体现了他对个人遭遇的无奈和哀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