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暖金卮,泪分罗帕,尽君此刻绸缪。
无情寒日,斜照越江头。
今夜孤舟有梦,应未识、能到妆楼。
长亭外,春光无赖,风起落花愁。
悠悠。
从此别,鱼书雁字,两处沉浮。
恨断云残雨,佳丽扬州。
多少倡条冶叶,谁能似、柳絮温柔。
还愁是,霜天萧摵,衰落不胜秋。
满庭芳 怨别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满庭芳·怨别》是清代诗人佟世南的作品。这首词作于清代,作者佟世南以深情的笔触表达了对远方情人的深切思念之情。
首先从文学形式和结构上来看,《满庭芳·怨别》作为一首词,其篇幅不长,却情感丰富,结构紧凑。词人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比喻,如“手暖金卮”,“泪分罗帕”,以及“无情寒日”,这些细节描写都极大地增强了作品的艺术感染力。词中的“长亭外”与“妆楼”等场景描绘,不仅营造了浓厚的离别氛围,也使读者能够感受到词人内心深处的哀愁与不舍。
其次从内容上分析,词中“今夜孤舟有梦,应未识、能到妆楼”反映了词人对恋人的深深思念和期盼。这种表达方式既体现了词人的真情实感,也展示了古代文人对于爱情细腻深刻的理解和表达。通过这样的艺术处理,佟世南成功地传达了他对爱人的牵挂和不舍,以及对未来重逢的期望。
从情感深度和艺术成就上来看,《满庭芳·怨别》展现了词人在艺术上的高超造诣。词中的情感表达虽简单朴素,但极具穿透力,能够让读者产生强烈的共鸣。尤其是词末的“恨断云残雨,佳丽扬州。”一句,不仅点明了主题,也寄托了词人对美好时光逝去的感慨。这种情感的深沉与细腻,在古代诗词中是非常难得的。
从文学史的角度来说,佟世南的《满庭芳·怨别》不仅是其个人创作的重要代表,也是中国古代诗词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通过对这样一首词的分析,可以更好地理解中国传统诗词的艺术魅力及其在文学史上的重要地位。
《满庭芳·怨别》是佟世南以其深厚的文学功底和独特的艺术眼光创作的一首经典之作。它不仅仅是一首简单的词作,更是一首充满深情厚意、富有哲理的文学作品。通过深入解析这首词,可以更好地领略中国古典文学的魅力,并从中汲取智慧和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