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郡愧难胜,愿闾阎俗变饮羊,人除害马;
同舟须共济,与僚采政期驯雉,节励悬鱼。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领郡愧难胜,愿闾阎俗变饮羊,人除害马;
同舟须共济,与僚采政期驯雉,节励悬鱼。
《桂林府署大堂联》是清代诗人余应松所作,全文如下:领郡愧难胜,愿闾阎俗变饮羊,人除害马;同舟须共济,与僚采政期驯雉,节励悬鱼。该对联以自然现象和动物为喻,表达了作者对政务的深刻理解和治理理念。
在《桂林府署大堂联》中,“领郡愧难胜”这一部分,作者通过使用“领郡”一词,表明自己作为地方官员的身份和责任。然而,“愧难胜”表达了作者内心的谦卑和自我批评,暗示着他认为自己的能力有限,难以胜任这份重任。紧接着,“愿闾阎俗变饮羊,人除害马”则表达了作者对于民间疾苦的同情和治理愿望。在这里,“饮羊”和“除害马”分别象征着百姓的生活和国家的安定,寓意着希望民间能够摒弃恶习,过上和平安宁的生活。
“同舟须共济,与僚采政期驯雉,节励悬鱼”这部分中,“同舟须共济”意味着在国家治理的过程中,需要官员和民众齐心协力,共同面对困难。而“与僚采政期驯雉”则暗示了官员应当像饲养驯雉一样,用心教导、引导民众,使其遵守法规,不生事端。最后,“节励悬鱼”则是提醒官员们要严于律己,以身作则,廉洁奉公。
《桂林府署大堂联》不仅是一副对联,更是一种深刻的治理理念和人生智慧的象征。通过对这副对联的学习和理解,人们可以更好地把握其背后的思想和精神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