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都志喜二首 其二

寓园草木已回牙,生意蓬然客到家。
乍脱沈疴如释缚,暂容休沐当悬车。
墨朱出入闲双管,红绿高低品万花。
行药莫嫌腰脚耎,胜于病榻卧天涯。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回都志喜二首 其二》是清代诗人何栻创作的一首四言古诗。下面将详细分析这首诗的内容和艺术特色:

  1. 作者简介
  • 作者何栻:何栻,字子山,号湘园,清代著名文学家、学者,有《湘园集》等著作传世。
  • 时代背景:这首诗作于清朝时期,反映了当时社会文人对国家兴衰的关注与思考。
  • 创作风格:何栻的诗歌以简洁明快、清新脱俗著称,其作品在当时具有一定的影响力和传播度。
  1. 诗歌原文及解析
  • 草木已回牙:形容春天到来,植物复苏,生机勃勃的景象。
  • 生意蓬然客到家:指客人归来,家中充满生机。
  • 墨朱出入閒双管:用双管笔随意挥洒,描绘出丰富多彩的画面。
  • 红绿高低品万花:形容花园中花卉种类繁多,色彩艳丽。
  • 行药莫嫌腰脚耎:虽然年老体衰,但依然行走自如。
  1. 主题思想
  • 忧国忧民:通过描绘自然景象和个人感受,表达诗人对国家和社会的忧虑之情。
  • 回归自然:诗人在诗中提到“扶病长征药少功”和“墨朱出入閒双管”,表达了对自然的向往和追求。
  1. 艺术手法
  • 象征手法:诗中的自然景象和人物形象相互映照,象征着国家的繁荣与衰退。
  • 对比手法:通过对自然和社会的不同状态进行对比,突出了诗人的思想情感。
  1. 历史价值
  • 文学价值:这首诗是研究清代文学的重要资料之一,体现了当时的诗歌风貌和文人的思想情感。
  • 文化价值:反映了古代文人对国家和社会的关怀,以及对自然和谐共生的追求。

《回都志喜二首 其二》不仅展现了作者丰富的想象力和精湛的艺术技巧,也深刻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实和文人的精神世界。这首诗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文化价值,至今仍被广泛传颂和研究。对于热爱文学和历史的读者来说,了解和研究这首诗无疑是一次难得的学术体验和文化享受。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