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内二首 其一

官如傀儡听牵丝,乘传东征未可辞。
千里行旌随雪远,一时别绪似云痴。
病情深浅劳相忆,客况温凉要自知。
恰记临行频劝我,江山虽好莫吟诗。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寄内二首 其二》是一首由杨赓笙所作,表达了作者对妻子的深情厚意和对她思念之情的作品。下面将具体介绍这首诗:

  1. 作者简介
  • 杨赓笙是一位著名的诗人,他的诗歌作品多以抒发个人情感和描绘自然景色为主,语言优美,富有诗意。他的诗歌在当时受到了广泛的赞誉和喜爱。
  1. 诗作原文
    吹嘘不觉气如烟,砭骨风严雪后天。
    棱角森然冰踏裂,轮蹄弛矣铁磨穿。
    九回肠与山同曲,一片心如月正悬。
    寒入被池疑泼水,长宵多分不成眠。

  2. 诗歌赏析

  • 吹嘘不觉气如烟:此句描绘了冬天寒冷的氛围,以及人们在这样的环境中呼出的气息如同烟雾般轻盈而飘散的景象。
  • 砭骨风严雪后天:这句诗传达了一种凛冽的感觉,即使天气转暖,但寒冷仍然让人感到刺骨。
  • 棱角森然冰踏裂:描述了冰雪覆盖下的自然景象,尖锐的岩石和裂纹仿佛都被冰雪所覆盖,给人一种坚不可摧的感觉。
  • 九回肠与山同曲:通过“九回”一词,诗人表达了深深的忧虑和不舍,仿佛自己的情感与高山一样坚韧不屈。
  • 寒入被池疑泼水:这里的“寒入被池”形象地描绘了冬日里室内外的温差,使得原本清澈的水变得像被热水溅泼一样,增添了一丝生动感。
  • 长宵多分不成眠:表达了诗人因思念妻子而难以入睡的情景。这种夜晚的寂寞与无奈,使得整首诗的情感层次更加丰富。
  1. 创作背景
  • 这首诗可能创作于清朝时期,当时社会环境相对稳定,文人墨客有较多的时间和空间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志向。杨赓笙作为一位杰出的诗人,他的作品中往往蕴含着深刻的思想和感情,这也是他能够受到后人推崇的重要原因之一。
  1. 艺术特色
  • 意象的运用:在这首诗中,诗人运用了许多生动的意象来表达自己对妻子的思念之情。例如,“棱角森然冰踏裂”中的“冰踏裂”形象地描绘了冰雪的力量,象征着妻子给予的温暖与支持。
  • 情感的真挚:整首诗充满了诗人对妻子的深情厚意,字里行间都能感受到他对妻子的思念和牵挂。这种真挚的情感是诗歌打动人心的重要力量。
  1. 文化价值
  • 这首诗不仅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还具有一定的历史文化价值。它体现了清代文人的生活状态和情感世界,同时也反映了古代社会的风俗习惯和文化特点。通过对这首诗的研究,可以更好地了解清代文人的生活和创作背景。

《寄内二首 其二》不仅是一首表现夫妻相思之情的诗歌,更是一首蕴含深刻哲理和生活感悟的作品。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与欣赏,不仅可以感受到诗人深厚的情感,还可以从中领悟到生活的真谛和人生的智慧。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