述怀二十首 其十八

生男底事祝桑弧,天下安能用腐儒。
衣缝欲弸慈母线,鼎供思乞大官厨。
可怜北郭无私粟,苦忆南山有旧庐。
梦想买田储菽水,俸钱难足况求馀。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述怀二十首其十八”是清代文学家何栻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这首诗反映了作者对于个人遭遇的感慨与对世事变迁的深刻思考。下面将详细探讨何栻的《述怀二十首其十八》的内容:

  1. 作者简介:《述怀二十首其十八》的作者是何栻,字子山,小字兰成,出生于北周时期。他不仅在文学上有较高的成就,而且在历史上亦有其独特地位。他生活在南北朝的过渡时期,经历了动荡不安的时局。何栻的作品充分展示了他对个人命运与国家兴衰之间关系的深刻理解。

  2. 诗作原文:诗作原文如下:“生男底事祝桑弧,天下安能用腐儒。衣缝欲弸慈母线,鼎供思乞大官厨。可怜北郭无私粟,苦忆南山有旧庐。梦想买田储菽水,俸钱难足况求馀”,这是一首表现了作者对于个人境遇和时代变迁的感慨之作。通过简洁的语言和深刻的内涵,表达了诗人对自己处境的不满以及对未来的期望。

  3. 内容解析:在这首诗中,何栻首先表达了自己作为一位学者,在乱世中感到无力回天的心情。他感叹于自己的学识不能被用于治国平天下,而是被用来祈求功名和财富。这种矛盾感体现了作者内心深处的矛盾和挣扎。接下来,诗人转向对社会现实的批判,指出社会上的不平等现象——贫富差距巨大,底层人民生活困苦,而权贵却享受着奢侈的生活。这不仅是对社会不公的揭示,也是对统治者的讽刺和批评。最后,诗人表达了对田园生活的向往以及对简朴生活的渴望。他梦想拥有一片属于自己的土地,用以种植粮食,养家糊口,以此来满足基本的生活需求,同时也反映出一种超脱尘世、返璞归真的生活理想。

何栻的《述怀二十首其十八》不仅仅是一首诗,更是一种文化现象和社会现象的综合反映。它揭示了作者对于人生、社会和时代的深刻思考,展现了一个知识分子在乱世中的彷徨与追求。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可以更好地理解那个时代的文化背景和文人心态,也能从中汲取对于现实生活的智慧与启示。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