述怀二十首 其十六

障簏王戎信足嗤,输边卜式亦堪疑。
故人不愿逢高贺,死友安能得赵岐。
金穴祗愁无着处,冰山岂料有倾时。
纷纷印绶从牢石,一跌方知拔足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述怀二十首 其十六》是清代诗人何栻创作的一首诗。下面将详细解析这首诗的内容与艺术特色:

  1. 内容解析
  • 诗的开篇“障簏王戎信足嗤,输边卜式亦堪疑。”表达了对历史人物王戎和卜式的不同态度和评价,王戎因轻财而受到嗤笑,而卜式虽贫穷却能为国捐躯,表现出作者对不同人的不同评价标准的看法。
  • 接下来“故人不愿逢高贺,死友安能得赵岐。”则揭示了作者对待朋友的态度——宁愿与志同道合的人为伍,也不愿追随那些趋炎附势、只图个人利益的人。
  • “金穴祗愁无着处,冰山岂料有倾时。”则表达了对于财富和地位无常的感慨,提醒人们不要过度追求物质上的成功。
  1. 艺术特色
  • 诗中运用了生动的比喻,如将“冰山”比作易倾覆的物体,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 语言简练而富有力度,每一句都充满了深意,使得整首诗既具有深刻的内涵,也易于理解;
  • 在结构上,此诗采用了传统的四言诗形式,节奏明快,读起来朗朗上口。
  1. 文化背景
  • 何栻生活在清末民初,这一时期的中国社会正经历着巨大的变革,传统与现代、保守与开放之间的冲突日益明显。
  • 这首诗可能反映了作者对那个时代的思考,通过对历史人物的评价,表达了自己对于人生、道德和政治的见解。
  1. 哲学思考
  • 诗中蕴含了丰富的哲学思想,如对人性的分析、对道德的判断等,这些都是中国古代文人普遍关注的问题。
  • 通过这些思考,诗人表达了自己对于社会、人生以及政治的深刻认识和独特见解。

《述怀二十首 其十六》不仅在文学价值上有着不可忽视的地位,其所蕴含的思想和情感也深深触动了读者的心灵。这首诗不仅是对个人生活经验的反映,更是对整个时代的深刻反思和批判,展现了一个时代知识分子的理想与追求。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