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小园镫月(壬申)

小园镫影花影,彻夜草香露香。
遥忆二分明月,平开一半秋光。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中秋小园镫月(壬申)》是一首清代诗人阮元创作的七言律诗。这首诗以其独特的意境和深邃的哲理,展现了诗人对自然和人生的感悟。以下是对这首诗及其相关内容的介绍:

  1. 作者简介:阮元,字伯元,号芸台,江苏仪征人,乾隆五十四年进士,历任多个重要职务,包括体仁阁大学士等。他的一生致力于提倡学术振兴文教,在历史、文学等方面均有建树。

  2. 诗歌原文及翻译:《中秋小园镫月》是阮元的代表作之一,其原文如下:
    秋宵凉气满花台,几度闲园剪烛来。
    杂树阴中镫影乱,流云鈌处月华开。
    衣深应有三更露,研净原无一点埃。
    共把清吟酬此夕,不催弦管不衔杯。

  3. 诗词解析: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一个清幽的夜晚,与友人一同赏月的情景。诗中的“秋宵”和“灯火”构成了一幅宁静而美好的画面;而“杂树”、“月光”则增添了一种神秘和幽远的氛围。最后两句“共把清吟酬此夕,不催弦管不衔杯”,表达了诗人对友情和美好时光的珍视与感激,同时也体现了诗人超然物外的情怀。通过这些诗句,读者可以感受到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敬畏之情。

  4. 诗词赏析:阮元的这首《中秋小园镫月》不仅仅是一首诗,更是他对生活的一种态度和哲学的思考。诗中透露出的是一种淡泊明志、追求精神境界的生活理念。通过对月亮的描述,诗人传达了一种超越物质世界的精神享受和心灵自由。这种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向往,正是阮元一生致力于文化教育和学术发展的真实写照。

  5. 创作背景:阮元在这首诗的创作背景中,可能受到了他个人的经历和时代环境的影响。作为一位学者和官员,他可能经常处于繁忙的政务和繁琐的应酬之中,这使得他有更多的机会静下心来品味生活中的点滴。同时,他也可能在特定的节日或场合,如中秋节,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美好和人间的温情,从而激发了他的创作灵感。《中秋小园镫月》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诞生的,它不仅是对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对自然美的赞颂和对人生哲理的探索。

《中秋小园镫月》不仅展示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喜爱和赞美,也体现了他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人文情怀。通过这首诗,人们可以窥见一个文人在特定时期的生活状态和精神追求。对于喜欢古典诗歌的朋友们来说,这首诗是值得一读的经典之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