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西平乐峡中(庚辰)

雨馀秋乍新,漓江濑鸣急。
残云卧半山,松际一何湿。
清猿弄飞泉,两岩夹水立。
袭人山气凉,空翠入呼吸。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粤西平乐峡中(庚辰)》是清代诗人阮元的作品,并非由胡醇仁创作。以下是对该作品的详细介绍:

  1. 作者简介:阮元(1764-1849),字伯元,号芸台,清代学者、官员、诗人,浙江会稽人。他曾任江苏巡抚、浙江总督等职,是清朝中后期的重要官员之一。阮元的文学成就主要体现在他的诗作和经学研究上,其诗歌风格豪放,富有壮阔的意境。

  2. 诗词原文:《粤西平乐峡中(庚辰)》的原文如下:
    雨馀秋乍新,漓江濑鸣急。
    残云卧半山,松际一何湿。
    清猿弄飞泉,两岩夹水立。
    袭人山气凉,空翠入呼吸。

  3. 诗词内容解析: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清新宁静的山水画面。首句“雨馀秋乍新”写出了雨水后秋天的气息,给人以新生的感觉。接下来的“漓江濑鸣急”则形容了漓江水流的声音,显得急促而有力。“残云卧半山,松际一何湿”通过残云和湿润的松林,表现了大自然的美丽与和谐。“清猿弄飞泉,两岩夹水立”中的清猿和飞泉增添了生动感,而“袭人山气凉,空翠入呼吸”则进一步描绘了山林间的凉爽气息和清新空气,使人仿佛能直接呼吸到这份自然之美。

  4. 艺术特色:《粤西平乐峡中(庚辰)》在艺术上展现了阮元精湛的诗才和对自然景观的深刻感受。整首诗语言简练而不失丰富,形象生动而不过于雕琢。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传达了作者对自然的热爱和向往,同时也体现了中国古典诗词中常见的山水意象和意境追求。

在欣赏《粤西平乐峡中(庚辰)》时,读者不仅能够领略到诗人对自然景观的赞美之情,还能体会到中国古典诗歌的独特魅力和深厚文化底蕴。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