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陵城边黄叶渡,柳侯祠前多竹树。
布帆无恙挂西风,正是潇湘合流处。
潇湘秋水彻底清,碧山如黛照波明。
随波转望忘世情,翠鸟趁鱼时一鸣。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零陵城边黄叶渡,柳侯祠前多竹树。
布帆无恙挂西风,正是潇湘合流处。
潇湘秋水彻底清,碧山如黛照波明。
随波转望忘世情,翠鸟趁鱼时一鸣。
《过潇湘合流处(丁丑)》:自然与心境的和谐共鸣
《过潇湘合流处(丁丑)》是一首七言律诗,出自清代诗人阮元之手。这首诗不仅是对潇湘合流处壮丽风光的描绘,更是一次心灵上的旅行,通过自然景观反映出诗人内心的宁静与超然。
零陵城边的黄叶渡,柳侯祠前的翠竹和苍松,构成了一幅生动的自然画卷。诗中的“布帆无恙挂西风,正是潇湘合流处”不仅让人感受到了潇湘秋水的清澈透明,更让人在波光粼粼中感受到了一种超然物外的意境。诗人通过船只行进在潇湘合流处,将人与自然、历史与现实完美地融合在一起,展现了一种独特的艺术审美。
诗中还融入了丰富的意象,如“潇湘秋水澈底清,碧山如带照波明”。这些意象共同构成了一种深远的意境,使人仿佛置身于那片美丽的潇湘山水之中,感受着那份宁静与清新。此外,诗中还蕴含了诗人对自然的感悟和对生活态度的思考,体现了他深厚的文学修养和独特的艺术风格。
《过潇湘合流处(丁丑)》不仅仅是一首诗,更是一次心灵的洗礼和文化的传承。它让我们看到了一个诗人如何通过诗歌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考,如何在自然中找到自己的位置。这首诗不仅是中国古典诗歌的瑰宝,也是我们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