晓至西溪祭社稷坛(壬戌)

路转西湖曲,松阴散晓凉。
五更山雨歇,八月稻花香。
流水开天影,颓云压电光。
尽多祈报意,无德感勾芒。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晓至西溪祭社稷坛》是清代诗人阮元的作品,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与对生活的热情。在这首诗中,阮元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杭州西湖的景色和清晨的景象。诗中“路转西湖曲,松阴散晓凉”描述了诗人行走在西湖边,随着路径转弯而逐渐深入到湖中的景致。这里的“西湖”、“松阴”、“晓凉”等词汇,都为读者营造了一种宁静而又清新的氛围。

“五更山雨歇,八月稻花香”则展现了一幅夏日景象。诗人提到了在清晨时分经历的一场山雨,虽然短暂却给大地带来了生机。随后描述的是八月稻花盛开时的景象,稻花的香味弥漫,给人一种丰收的喜悦感。

诗句“流水开天影,颓云压电光”进一步描绘了大自然的动态美。流水如镜般映射出天空的光影,而乌云低垂似乎要压垮天际线上的电光,这两句既表现了视觉上的美感,也反映了诗人对大自然力量的敬畏。

“尽多祈报意,无德感勾芒”则是整首诗的情感升华。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然界的敬畏之情以及对神灵的祈求。同时,也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未来的美好期许。

《晓至西溪祭社稷坛(壬戌)》是一首充满诗意的诗作,通过对西湖美景的生动描绘,展示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受和对生活的热爱。通过对诗歌原文的赏析,可以更深入地理解阮元的艺术风格和审美追求。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