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色峰峰变,溪声步步斜。
棕闾围野屋,杉竹隐春花。
入寺听诗板,穿林斸笋芽。
铁盂香稻饭,匙上有云霞。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石色峰峰变,溪声步步斜。
棕闾围野屋,杉竹隐春花。
入寺听诗板,穿林斸笋芽。
铁盂香稻饭,匙上有云霞。
《净名寺蔬饭》(丙辰)是一首五言律诗,作者是清代诗人阮元。这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和人文环境,表达了作者对生活的独特理解和情感体验。
诗的开首“石色峰峰变”描绘了山石的颜色和形态的变化,形象地展现了山景的动态美。接下来,“溪声步步斜”则进一步通过溪流的声音和方向的变化,营造出一种流动的韵律感和空间的深度。
“棕闾围野屋”一句,用“棕闾”指代竹林,暗示了自然环境的和谐与宁静。而“围野屋”则表达了这些自然环境与人类居住之间的密切关系。紧接着,“杉竹隐春花”进一步描述了杉树和竹子在春天的花朵中若隐若现的景象,增添了诗中的生机与活力。
诗的中间部分“入寺听诗板,穿林斸笋芽”,描绘了进入寺庙听诗的情景以及在树林中采摘笋芽的过程。这一部分不仅展示了人与自然的互动,也反映了作者内心的平静与满足。最后,“铁盂香稻饭匙上有云霞”一句,则以日常的饮食场景作为结尾,将读者带入到一个温馨且充满生活气息的场景中。
《净名寺蔬饭》不仅展现了作者对自然景色的细致观察和深刻感受,更通过这些自然景象传达了作者对人生、自然的哲学思考。通过对诗中景物的精细描绘,读者能够感受到作者的情感流露和思想深度,从而引发对生命、自然和人文关系的深入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