挽华香世媦 其二

伤心最是好人亡,林下高风想大方。
回忆支期云惨绿,怕思梦境月昏黄。
生儿育女俱烟散,搜画寻诗剩墨香。
白酒数杯同泪奠,九原酸苦要分尝。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挽华香世媦 其二》是一首由清代诗人那逊兰保所创作的诗。下面将详细探讨这首诗的主题、背景、艺术特色及历史意义:

  1. 诗歌主题
  • 悼亡与感慨:《挽华香世媦 其二》表达了对已故之人的深切怀念和悲痛之情。诗中通过描绘自然环境与人的内心情感,传达出诗人对死者无尽的思念和对其生前美德的敬仰。
  • 人生哲理:通过对生命的无常和美好时光的回顾,诗人在这首诗中探讨了生命的意义与价值。这种哲理性的思考使得这首诗不仅具有文学价值,也富含深刻的生活感悟。
  1. 诗歌背景
  • 作者介绍:那逊兰保,字莲友,来自蒙古旗,是宗室副都御史恒恩室的配偶,同时也是祭酒盛昱的母亲。这一家庭背景为那逊兰保的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使其作品带有浓厚的民族色彩和家族荣誉感。
  • 创作时代:此诗创作于清代,这一时期的社会文化背景深刻影响了诗人的思想和艺术表达。同时,作为一部文学作品,它也体现了当时文人对传统道德和美学的追求。
  1. 艺术特色
  • 语言风格:那逊兰保的语言简洁而富有力度,善于运用对比和象征手法来增强文本的表现力。如诗中“山寺凭高万丈幽,游人罕见白云浮”与“花香流水无非道,谈罢归来月满洲”,通过自然景观与人的情感的对照,展现了诗人深邃的情感世界。
  • 形式结构:《挽华香世媦 其二》采用了七言绝句的形式,这种形式便于表现诗人快速而精确的思维,同时也符合古代诗歌的审美习惯。
  1. 历史意义
  • 文学价值:这首诗作为清朝中期的代表性文学作品之一,其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保存和传承具有极高的历史和文化价值。它不仅展示了清代诗词的艺术成就,也为研究当时的社会风貌提供了珍贵的文献资料。
  • 思想启迪:诗中所蕴含的人生哲学和对美好生活的颂扬,对现代人依然具有重要的启发意义。在快节奏和高压力的现代社会中,这首诗提醒人们要珍惜生命中的每一刻,追求内心的平静与丰富。

《挽华香世媦 其二》不仅是一首诗,更是一段历史的缩影,一个时代的文化标识。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与研究,可以更深入地理解中国古典文学的魅力及其在当代社会中的价值和意义。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