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日过水月庵同宋牧仲用阮亭少詹壁间韵

我今尺蠖蟠泥沙,销磨岁月空衙衙。
公是老梅凌霜雪,春风一拂开繁花。
昼闲兴发何所适,携我步屧来僧家。
祇林径僻人迹扫,窥檐时见翻慈鸦。
剪彩作供盈百卉,灿若陀罗飘天葩。
壁间新城盘硬句,味并橄榄蒙顶茶。
清言高咏日卓午,远闻街鼓纷掺挝。
乡思忽动不可极,缠身坎壈烦搔爬。
朅来霅溪写生笔,展对快意相称嗟。
云胡不归故园里,饱看鹿韭烝红霞。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春日过水月庵同宋牧仲用阮亭少詹壁间韵》是清朝诗人宋荦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这首诗不仅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也体现了与友人相聚时的喜悦心情。

宋荦是清初著名的文学家、书画家和收藏家,他的生平经历颇为丰富,曾任吏部尚书等职。作为一位官员、诗人、画家和文物收藏家,宋荦在艺术和文化领域有着深厚的造诣。他与侯方域为文友,并与王士禛齐名,这显示了他在文学上的成就和影响。宋荦的诗歌以豪放洒脱著称,其作品常常表现出对生活的热情和对自然的赞美。

从诗歌本身来看,“霁景佳甚停风沙,首春游屐趁放衙”这两句描绘了一幅春天的景象:天气晴朗,景色宜人,正是外出游玩的好时机。这里的“放衙”可能指的是官员们开始处理政务的日子或者春季的某个特定节日。随后的内容中,“宝坊城隅不数武,清泉疏树飘香花”,则是进一步通过具体描写来营造一种宁静和谐的氛围。这种描述不仅让读者能够想象出诗人所处之地的美丽风景,还能感受到诗人内心的愉悦和宁静。

整首诗的布局和结构也十分精妙,由景及人,由外而内,层层递进,逐步展开。诗中的“追随上客爱幽绝,琴樽聊共开士家”,则透露出诗人对高雅生活情趣的追求。在这里,“上客”可能指的是文人雅士或隐逸之士,而“开士家”则可能是一个聚会之所。这样的描述不仅展现了诗人对高雅生活的向往,也表明了他乐于与志同道合的朋友交流思想、享受文化生活的态度。

诗中还巧妙地融入了文化元素。如“残阳数尺挂篱落,僧雏屡进雷鸣茶”,这里的“残阳”和“雷鸣茶”可能分别象征着夕阳下的宁静和僧人日常的生活方式。这些文化的描绘使得整首诗更加生动,也让读者能够更加深入地感受到诗人的文化素养和生活情趣。

《春日过水月庵同宋牧仲用阮亭少詹壁间韵》不仅是宋荦个人情感和艺术追求的体现,也是当时社会文化氛围的一个缩影。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与鉴赏,人们不仅能够更好地理解宋荦的生平与创作背景,也能够更深刻地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和内涵。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