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西苑唱和韵寄西陂先生

经国勋庸雅颂诗,公才公望圣人知。
两江持节恩原渥,一德交孚遇岂迟。
绳武衮衣过里日,同朝启事戴星时。
遥从天末瞻台斗,为写蛮笺系远思。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次西苑唱和韵寄西陂先生》是一首由清代诗人朱载震创作的七言律诗。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详细介绍:

  1. 诗歌创作背景
  • 作者介绍:朱载震,字伯韩,号南屏,江苏吴县人,清代著名诗人,与袁枚并称为“南袁北朱”,其诗作以典雅著称,风格清新脱俗。
  • 创作时间:据考证,这首《次西苑唱和韵寄西陂先生》写于乾隆年间,具体时间为清高宗乾隆五十年(1785),此时朱载震已过中年。
  1. 诗歌原文及注释
  • 原文:经国勋庸雅颂诗,公才公望圣人知。两江持节恩原渥,一德交孚遇岂迟。绳武衮衣过里日,同朝启事戴星时。遥从天末瞻台斗,为写蛮笺系远思。
  • 注释:这首诗采用了七言律诗的格式,每两句一组构成四联,共八句,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大事的关心以及个人政治抱负的实现。其中“公才公望圣人知”一句,赞美了诗人朱载震的政治才能和高尚品德。
  1. 诗歌主题与意义
  • 政治抱负:朱载震通过这首诗展示了自己对国家的忠诚和对政治理想的追求,体现了他的政治责任感和使命感。
  • 友情与交流:《次西苑唱和韵寄西陂先生》中涉及的酬答之作,显示了当时文人之间的交往和相互支持,也反映出一种文人墨客之间深厚的友谊。
  • 文化传承:作为清代诗人,朱载震的作品不仅反映了当时的社会风貌,也是后世研究清代文学的重要文献之一。
  1. 艺术特色
  • 用词考究:在这首诗中,朱载震运用了许多典雅的词汇,体现了他深厚的文化底蕴和高超的诗歌技巧。
  • 情感真挚:诗歌中的情感表达真挚而深沉,通过对国家大事和个人抱负的描述,展现了诗人内心的激情和对社会的关注。

《次西苑唱和韵寄西陂先生》作为朱载震的代表作品,不仅是他对国家忠诚的体现,也是其诗歌艺术魅力的展现。通过对这首诗的深入分析,可以更好地理解清代文人的生活状态和精神世界,同时也能体会到中国古典诗歌的魅力和价值。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