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山秋夜

大道本廖廓,至人体虚空。
因兹白云意,来卧烟霞中。
境静无纤尘,籁绝惟天风。
湖月激夜明,霜气催秋丛。
山荒闭洞壑,瘦鹤鸣寒松。
到此悔利名,役役真牢笼。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惠山秋夜》是清代诗人朱澜创作的一首五律诗。这首诗以其深邃的意境和优美的文字,展现了金朝时期秋天的宁静与深远。下面是对这首诗的详细介绍:

  1. 作者简介:《惠山秋夜》的作者是朱澜,字问源,生于江苏江宁,是清朝时期的一位官员和学者。朱澜在仕途中有所成就,先后担任过多个重要职务,并有丰富的著作流传于世。
  2. 诗歌原文:大道本寥廓,至人体虚空。因兹白云意,来卧烟霞中。境静无纤尘,籁绝惟天风。湖月激夜明,霜气催秋丛。山荒闭洞壑,瘦鹤鸣寒松。到此悔利名,役役真牢笼。
  3. 诗句赏析:诗中的“大道本寥廓,至人体虚空”描绘了一种超脱世俗的境界,体现了诗人对高远志向的追求。“因兹白云意,来卧烟霞中”则表达了诗人对闲适生活的向往,以及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心境。“境静无纤尘,籁绝惟天风”通过描写环境的静谧与自然的清新,传达了诗人内心的安宁与纯净。最后四句“山荒闭洞壑,瘦鹤鸣寒松。到此悔利名,役役真牢笼”则是诗人对于名利场的无奈感叹,揭示了其内心的纠结与痛苦。
  4. 艺术风格:《惠山秋夜》的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朱澜通过细腻的描绘和生动的比喻,将一个秋天的夜晚呈现得淋漓尽致。整首诗既展现了自然的美,也表达了诗人的情感世界,使得诗歌既有审美的享受,也有情感的共鸣。
  5. 历史背景:金朝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朝代,时间大约是公元1115年至1234年。这一时期的历史背景下,社会动荡不安,人们的生活也充满了艰辛。然而,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朱澜却能够创作出如此优美的诗歌,可见其文学才华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惠山秋夜》是一首充满诗意的作品,它不仅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美,更深刻地表达了他对人生、对社会的感悟。这首诗不仅是朱澜文学创作的代表作,也是中国古典诗歌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