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雪 其二

云迷风峭两相关,散洒琼姿点缀山。
香少不烦铃护体,花多似觉玉成环。
肥梅有意妆成景,压竹无心卧已弯。
一样飞飘蜂蝶渺,可知寒暖世情艰。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咏雪二首·其二》是一首描绘雪景的古诗

《咏雪二首·其二》由元代诗人耶律铸所作,诗中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美丽的雪景图,通过简洁的语言和细腻的笔触,将自然景色与人文情感巧妙地融为一体。此诗不仅体现了作者对自然之美的热爱和追求,也反映了古人对雪景的独特理解和审美情趣。

这首诗在艺术表现上具有独特的风格。耶律铸以简练的语言描绘了雪的洁白、飘飞以及带来的静谧美感,同时,通过对“日淡”与“地虚”等自然景象的描绘,营造出一种空灵、超脱的意境。诗中的“捲帘看不见,如画旧山川”展现了一幅雪后山川的宁静景象,使人仿佛置身于一个远离尘嚣的世外桃源。

这首诗蕴含着深厚的文化意义和哲学思考。诗中提到的“岂忆三杯酒,能回六月天”,反映了诗人对人生无常的感慨,同时也表达了对时间流逝的无奈。此外,通过“一声何处笛,吹裂野梅边”一句,展现了诗人对音乐与自然美景和谐共处的向往与赞美,也暗含着一种超越尘世喧嚣、追求心灵净化的意趣。

这首诗在文学史上具有一定的地位。它不仅展示了元代诗歌的艺术特色,也为后世提供了研究古代文人如何通过诗歌表达个人情感和对自然美的感悟的重要材料。同时,这首诗也体现了中国古代文人对雪景的独特视角和深厚情感,为理解中国传统诗歌中的自然意象和美学追求提供了宝贵的资源。

《咏雪二首·其二》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刻的文化内涵,成为中国古代文学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通过这首诗,不仅可以领略到古代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细腻描绘,还能深入感受到他们对生活、对自然的热爱与敬畏之情。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