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题仍原韵四首 其三

一望条条失翠衣,武昌门外是耶非。
高楼不忆封侯远,邮驿还愁过马稀。
十里湖边莺绝唤,六桥池畔燕无飞。
谁家羌笛声声怨,吹到残更客梦违。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它由李商隐所作,内容为:曾逐东风拂舞筵,乐游春苑断肠天。如何肯到清秋日,已带斜阳又带蝉。
赏析:
此诗是作者在长安应进士试不第后所作,写于会昌六年(846)春。据《旧唐书》记载:“会昌六年三月,自陈疾退居洛中。”可知,这首诗大约写于这一年的春天。当时诗人正被贬为东川节度使柳中郢幕僚。“如何肯到清秋日”,语出杜审言诗句“只向清风两乡外,何因明月到君家”。诗人以秋风起时落叶纷纷,比喻自己政治上失意,仕途坎坷;用明月皎洁无瑕,象征自己的人品高洁。“又带蝉”则与“又入空桑去”相呼应,表现了诗人的孤寂和无奈。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