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秋过麻哈城西观音寺 其一

上方楼阁傍西城,缓步秋光物外情。
百丈微风松子落,两株细雨桂花清。
山临埤堄烟云满,门近溪潭瀑布声。
坐久不须灯火促,一钩新月正东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初秋过麻哈城西观音寺》是明代诗人李攀龙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描写了作者在初秋时节,前往麻哈城的西观音寺游玩的情景。

首联“西风动地凉,独上麻城路”写初秋时节,西风凛冽,作者独自一人登上麻城路,感受着秋风带来的凉意。这句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色,表达了作者对秋天的喜爱和对旅行的期待。

颔联“遥看古塔映寒光,近觉钟声入夜凉”则进一步描绘了麻城的古寺景象。作者远远望去,看到古老的寺庙在月光下显得格外宁静;而走近听去,钟声在夜色中飘荡,给夜晚带来了一丝清凉。这两句诗通过对声音、光线的刻画,使读者仿佛置身于麻城的古寺之中,感受到其独特的韵味。

颈联“白云飞处寺门闭,落叶铺前禅床凉”继续描绘了麻城中的寺庙环境。白云悠悠,寺庙的门紧闭着,只有落叶铺满了前边的禅床,营造出一种寂静而祥和的氛围。这一句诗通过景物的描绘,表现了作者对大自然美景的欣赏和内心的宁静。

尾联“此生若为僧,何需问前程”则是整首诗的点睛之笔。作者在这里表达了自己对出家为僧的向往之情。他思考着,如果自己能够成为僧人,那么就无需再问世间的功名利禄了。这一句诗既体现了作者对佛教的敬仰,也表达了他对世俗生活的超脱和追求。

《初秋过麻哈城西观音寺》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描绘了麻城西观音寺的美丽景色和作者内心的感受。这首诗不仅展现了作者的文学才华,也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