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宋牧仲先生西陂杂咏六首 其六 放鸭亭

青竹竿摇白水,绣鸭翎分翠萍。
添个橛头艇子,便如第四桥亭。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和宋牧仲先生西陂杂咏六首·其六·放鸭亭》是一首描绘放鸭亭景色的诗歌,作者是朱昆田。下面将从多个方面介绍这首诗:

  1. 作者介绍
  • 朱昆田,字牧仲,号漫堂,又号西陂。他生活在清初的河南商丘。
  • 朱昆田是一位杰出的文学家,与当时的文人侯方域有深厚的友谊。他的作品在清朝初期具有一定的影响力,对后世文学发展有着不可忽视的贡献。
  1. 诗歌原文
  • 渌波村畔,绿波荡漾,映衬着村庄的宁静。
  • 钓翁悠然自得,手持长竿,垂钓于碧波之中,享受着大自然的恩赐。
  • 芰梁之下,菱花盛开,香气四溢,让人心旷神怡。
  • 放鸭亭中,白鹭飞翔,与天空融为一体,构成了一幅和谐的画面。
  • 这六境图不仅是宋荦的艺术创作,也是他对生活美好片段的记录。
  1. 诗歌鉴赏
  • 这首诗通过对渌波村、放鸭亭等景观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热爱和赞美。
  • 诗中的“绿波荡漾”、“菱花盛开”等描写细腻生动,将读者带入了一个充满生机和活力的自然世界。
  • 通过这些景象的描绘,诗人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以及对大自然的深深眷恋。

《和宋牧仲先生西陂杂咏六首·其六·放鸭亭》不仅仅是一首诗歌,更是一份对生活美好的赞歌。它让人们重新审视自然,感受生活中那些被忽略的美好瞬间。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