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水村育斋偕游滇南四首 其三

问津槟榔江,取路橄榄坡。
橄榄有正味,槟榔消烦屙。
瘴云黑如墨,况值黄茅多。
蛮乡足魑魅,客子慎所过。
滇女白如雪,但令对酒歌。
酒阑遣之去,勿纵伐性柯。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送水村育斋偕游滇南四首·其三》是朱昆田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这首诗作于作者与其友人育斋共同游历滇南期间,通过描绘旅途中的所见所感,表达了一种对于远方和自然的向往之情。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诗的内容:

  1. 作者背景
  • 朱昆田:朱昆田是清代的一位诗人,其作品广泛收录于各种古诗词集中。他的作品以诗文见长,涉及领域丰富,包括唐诗、宋词、元曲以及诸子百家等多种体裁。
  1. 诗句原文
  • 原文:“久为齐东客,又问滇南程。为有主人贤,不惜万里行。归装望日卸,别酒朔日倾。男儿剧可怜,衣食困此生。”
  • 翻译:“长期作为齐地的客人,又听说了滇南的行程。因为有主人的贤明,我不惜跨越万里去旅行。准备行李期待着日落,别离的酒在清晨倾倒。男人在这个世界上很可伶,生活艰难困顿。”
  1. 诗歌赏析
  • 主题思想:这首诗反映了朱昆田对远方的好奇以及对人生境遇的深刻思考。通过对旅途的描写,反映出他内心的孤独与对友情的珍视。
  • 艺术特色:诗中的语言简练而不失文采,意境深远,能够引发读者对自身生活环境的反思。同时,通过具体的旅行场景,展示了诗人对自然景观的细腻观察和内心情感的真实流露。
  • 文化意义:从文化角度来看,《送水村育斋偕游滇南四首·其三》不仅记录了一个文人旅行的经历,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风俗习惯和文化特点,具有一定的历史价值。
  1. 历史影响
  • 文学地位:朱昆田的这首诗在其时代具有相当高的文学地位。他的诗作不仅被收录在当时的各种文集之中,也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
  • 读者反响:诗作发表后,受到了读者的普遍欢迎和高度评价。许多人通过阅读朱昆田的作品,更加深入地了解了那个时代的文化氛围和文人的生活状态。

《送水村育斋偕游滇南四首·其三》不仅是朱昆田个人创作生涯中的重要作品,也是中国古代文学宝库中的瑰宝。它不仅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远方的向往,还体现了他对人生哲理的独到见解和深刻的情感体验。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