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王清远西城别墅诗十三首 其七 小善卷洞

洞户深䆗窱,石扇生苔衣。
习坎行有尚,肥遁心所希。
偶持松炬火,亦有蝙蝠飞。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和王清远西城别墅诗十三首·其七》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一首诗作。这首诗以赞美自然山水、歌颂隐逸生活为主题,表达了作者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追求。以下是这首诗的简要介绍:

一、诗歌原文

小善卷洞深,
山势何峥嵘。
石壁挂水帘,
风来声更清。

幽人自往还,
此地好归耕。
愿与白鸥俱,
长与此山名。

二、诗句解读

  1. 小善卷洞深:描述小善卷洞的深度和深邃,给人以神秘莫测的感觉,引人遐想。
  2. 山势何峥嵘:用“峥嵘”形容山势的高峻和雄伟,展现了山的壮观景象。
  3. 石壁挂水帘:描绘了石壁上挂着的水帘景象,形象生动,仿佛能听见水帘落下的声音。
  4. 风来声更清:在风的吹拂下,声音更加清晰,让人感受到大自然的神奇魅力。
  5. 幽人自往还:这里的“幽人”指的是隐居的人,他们喜欢在这里往返,享受宁静的生活。
  6. 此地好归耕:表示这里是一个适合耕种的好地方,可以回归自然的田园生活。
  7. 愿与白鸥俱:表达了作者想要与白鸥一同生活的愿望,体现了他对自然、自由生活的向往。
  8. 长与此山名:希望自己的名字能够与这片山岭一样,永远传颂下去。

三、诗歌鉴赏

  1. 艺术手法:此诗运用了拟人化的修辞手法,将石头、水帘等自然景物赋予了生命力,使读者能够更加生动地感受到诗中所描绘的景色。同时,诗歌中的语言简洁明快,富有节奏感,使得整首诗读起来朗朗上口,易于传诵。
  2. 情感表达:诗人通过对小善卷洞的描述,表达了对大自然的热爱和赞美之情。同时,通过隐居者的向往和愿望,传递了对简单、平静生活的向往。这种情感表达既深刻又真挚,容易引起读者的共鸣。
  3. 思想内涵:此诗反映了唐代文人对自然、山水的热爱和追求。诗人通过对山水的描绘,表达了自己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追求,以及对和谐、美好的生活的追求。这种思想内涵对于今天的人来说依然具有借鉴意义。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小善卷洞的壮丽风光,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赞美之情。同时,通过对隐居者的描述,传递了对简单、平静生活的深深向往。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