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调潜竹纳姬三首 其一

千丝举网得西施,八闸清宵一舸驰。
人月婵娟秋乍半,知君不负已凉时。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寄调潜竹纳姬三首·其一》是清代诗人朱昆田的一首作品。这首诗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远的意境,展现了作者对自然美和人性美的深刻洞察。以下将对这首诗作简要介绍:

  1. 诗歌原文
    金缕翻成付玉人,绿窗昵昵学莺唇。
    从今对客能吴语,不让风流贺季真。

  2. 诗词解析

  • 金缕翻成付玉人:这句表达了一种对女性温柔体贴的态度,将贵重的金缕比喻为送给女性的珍贵礼物,而“玉人”则暗指被赠予者。这里的“玉人”不仅指代女性的身体,更是一种文化符号,象征着美丽与尊贵。
  • 绿窗昵昵学莺唇:这句描绘了女性在闺房中轻声细语,模仿黄莺的声音的情景。莺声悦耳,代表着女性的美丽和柔情,也暗示了一种优雅的生活状态。
  • 从今对客能吴语:这句表达了一种自信,意味着女主人能够自如地运用吴语,即江南地区的方言,这种语言上的熟练展示了她的语言能力和文化修养。
  • 不让风流贺季真:这句借用了唐代诗人贺知章的故事,贺知章因擅长吴语而被称为“风流贺子真”,这里的比较是为了强调女主人的才情和智慧不亚于历史上的女性名人。
  1. 艺术特色
  • 意象丰富: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展现了作者对自然美和人性美的深刻理解。如“莺唇”一词既形象地描绘了女性的声音,又隐含着对女性美丽与温柔的赞美。
  • 情感细腻:诗句中的情感表达细腻而真挚,无论是对女性的赞美还是对自然的描绘,都透露出一种深深的情感共鸣。
  • 文化内涵丰富:诗中的意象和文化元素融合得恰到好处,既有传统的文化意蕴,又有现代的审美观念,展现了一种跨时代的文化交融。

《寄调潜竹纳姬三首·其一》不仅是朱昆田诗歌创作的佳作,也是研究清代诗歌的重要文献。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不仅可以领略到古代文人对自然美和人性美的深刻理解,还能深入感受到中国古典诗歌的独特魅力。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