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三缄斋

宰相惟堪啖饭耳,此语于臣信有之。
刺舌引锥终不戒,始知缄口是良师。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题三缄斋》

朱昆田的《题三缄斋》,是一首七言绝句,这首诗的创作背景与作者生平密切相关。朱昆田是清代浙江秀水的诗人,字文盎,号西畯,他不仅是一位诗人,还曾传家学。在朱彝尊排行第十的时候,人们常称他为“小朱十”。朱昆田的诗歌创作深受家族影响,他能继承并发扬家中的藏书和学术传统。

《题三缄斋》中,“宰相惟堪啖饭耳,此语于臣信有之”这两句诗表达了对权位的讽刺与反思。在古代社会中,权力往往被视为至高无上的追求目标,但朱昆田却认为真正值得追求的是学问和品德,而非权力。他的这种思想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显得格外珍贵。

“刺舌引锥终不戒,始知缄口是良师”,通过比喻,朱昆田揭示了言语多而无益,沉默寡言才是智者的选择。这句话反映了他对言行审慎的重视,也体现了一种深沉的人生哲学。

最后一句“始知缄口是良师”,深刻地指出了沉默寡言的重要性以及其背后的教育意义。在人际交往中,能够保持沉默的人通常更能理解他人的难处,避免不必要的冲突,从而成为他人眼中的良师益友。

朱昆田通过对《题三缄斋》的深入解读,展现了其深厚的文学素养和独到的思想见解。这不仅是对古代文学的传承,更是对现代读者的一种启示——在纷繁复杂的社会现象中,我们应该学会聆听内心的声音,用谨慎和智慧来面对生活的种种挑战。《题三缄斋》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为我们提供了一种思考和反省的方式。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