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青叔北归集戏书一绝

小长干畔小停舟,江上多惜是石尤。
见说春光在桃叶,自无好梦到扬州。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读青叔北归集戏书一绝》是清代文学家朱昆田的作品,诗中描绘了江南春天的美丽景色和对友人的思念之情。以下是这首诗的详细内容:

  1. 诗作背景
  • 作者朱昆田:朱昆田,字文盎,号西畯,浙江秀水人,是清代学者、诗人。他出身书香门第,与朱彝尊为兄弟关系,因排行第十得“小朱十”之称。
  • 创作背景:诗作创作于清初,这一时期的文人多有游历四方的经历,诗中也展现了当时的文化氛围和文人的生活状态。
  1. 诗作原文及注释
  • 原文
    小长干畔小停舟,江上多惜是石尤。
    见说春光在桃叶,自无好梦到扬州。
  • 注释:此诗为七绝,语言简练而意境深远。通过描写江南水乡的景色和对友人的思念,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眷恋和对远方的向往。
  1. 诗作赏析
  • 意象运用:诗中的“石尤”和“桃叶”是江南地区常见的自然景观和文化元素,通过这些意象的运用,诗人成功地塑造了一种江南特有的地域特色,同时也表达了他对这种特色的深深怀念。
  • 情感表达:诗人通过对江南美景的描绘,以及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憧憬,表达了一种对过去时光的怀念以及对未来的期盼。这种情感的表达,使得诗歌具有较强的感染力和共鸣感。
  • 艺术特点:朱昆田的这首作品语言优美,意境深远,体现了清代文人诗歌的艺术风格。他的诗作在继承古典诗词传统的基础上,又有所创新和发展,对后世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1. 与其他文学作品比较
  • 与其他同题材作品对比:与其他同题材的诗作相比,如王之涣的《登鹳雀楼》,虽然两者都以山水为题,但朱昆田的这首诗更多地侧重于个人情感的抒发,而王之涣的诗则更多地表现了对壮阔景象的赞美。
  • 与其他诗人比较:朱昆田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并不突出,但在清代文人中,他的作品具有一定的代表性。与其他清代文人相比,如袁枚、龚自珍等,朱昆田更注重诗歌的艺术性和哲理性,而其他诗人则可能更注重现实社会的关注和个人情感的直接表达。
  1. 历史影响
  • 对后世的影响:朱昆田的作品虽不如其子朱彝尊那样广为人知,但在学术界仍有一定的研究价值。通过对他的诗作的研究,可以更好地了解清代文人的文化心态和审美追求。
  • 对现代的影响:尽管现代社会对传统文化的重视程度有所下降,但朱昆田的诗作仍然能够引起现代人的关注。通过对这些诗作的学习和欣赏,可以感受到古代文人的情感世界和艺术成就。

通过对《读青叔北归集戏书一绝》这首诗的分析,可以看出其深厚的文化底蕴以及独特的艺术魅力。这不仅反映了清代江南地区的地域风情,也展示了当时文人的精神面貌和生活态度。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