鞍背船唇渐不支,凉宵有梦恋东篱。
何如乡里开冬学,老作儿童句读师。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鞍背船唇渐不支,凉宵有梦恋东篱。
何如乡里开冬学,老作儿童句读师。
《送蒋上舍归里二首》是诗人朱昆田的作品,创作于南明隆武元年(一六四五),赴福州投唐王,授兵科给事中。以直忤郑芝龙,革职归里。这首诗反映了当时文人在政治动荡时期的无奈和对故乡的思念。
朱昆田作为南明时期的官员,曾因直言进谏触怒了郑芝龙而被革职。这种经历使得他在晚年选择隐居,远离官场纷争,致力于学术研究和文学创作。他的这一决定体现了他超脱世俗、追求内心平静的人生态度。
诗中的“鞍背船唇渐不支,凉宵有梦恋东篱”表达了朱昆田在旅途中的辛劳与思乡之情。夜晚梦见自己在东篱之下,怀念家乡的宁静与美好。这种描写不仅反映了他对故乡的深切思念,也展示了他对生活细节的细致观察和深刻感受。
朱昆田在诗中还展现了他对教育的热爱和贡献。“何如乡里开冬学,老作儿童句读师”这句话反映了他晚年回到故乡,利用自己的知识与经验,为乡里的孩子开设冬学,教授他们读书识字。这种乐于助人的行为体现了他深厚的人文关怀和高尚的道德情操。
《送蒋上舍归里二首》不仅是朱昆田个人情感的抒发,更是对当时社会背景和时代精神的反映。通过对这首诗的阅读,可以更深入地理解朱昆田的人生经历和思想情怀,也能从中体会到那个时代文人的生活状态和他们的精神风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