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远士无题六首 其二

细细轻裙薄薄衣,断人肠处总依稀。
温帏愿结交加梦,化作双双蝴蝶飞。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和远士无题六首》中的“其二”是李商隐的七言绝句,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对理想爱情的追求

《和远士无题六首》是李商隐在唐代创作的一组组诗作品,共六首,其中第二首名为“其四”。这首诗的主要内容是诗人追忆对一位女子的无限追慕之情。以下是对这首诗的具体分析:

  1. 诗歌原文及其翻译
  • 原文:来是空言去绝踪,月斜楼上五更钟。梦为远别啼难唤,书被催成墨未浓。蜡照半笼金翡翠,麝熏微度绣芙蓉。刘郎已恨蓬山远,更隔蓬山一万重。
  • 翻译:我来到你面前时,却已经与你天各一方,只剩下深深的遗憾。月色朦胧中,五更时分敲起了钟声,提醒着我那遥远的离愁。梦中,你的身影仿佛在远方告别,我却无法呼唤你的姓名,只能眼睁睁地看着泪水模糊了双眼。我匆忙中书写着对你的思念,却感觉墨还未完全干透,心中充满了无力感。蜡烛的光芒映照着半笼的金翠鸟和微微飘散的麝香香气,它们像是绣满了芙蓉的花簇,美得让人沉醉。而你,就像刘郎那样远在蓬莱仙境,我们之间的距离似乎有万重山般遥远。
  1. 诗歌主题与情感表达
  • 主题: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对理想爱情的追求。同时,它也反映了诗人面对现实的无奈与挣扎,以及对未来的憧憬与期望。
  • 情感表达:诗中使用了丰富的意象和象征手法,如“梦为远别啼难唤”表达了诗人无法与爱人相会的痛苦;“书被催成墨未浓”则暗示了诗人内心的焦虑与不安。整首诗充满了深情和哀愁,使人感受到了诗人内心深处的孤独与无助。
  1. 诗歌的艺术特色
  • 意境营造:诗人善于运用意象和象征手法来营造深邃的意境。比如,“月斜楼上五更钟”营造出一种寂静而深沉的氛围,让人感受到时间的流转和人生的无常;“刘郎已恨蓬山远”则表达了诗人对于美好事物的向往和追求。
  • 语言风格:李商隐的诗歌语言优美、含蓄,善于运用比喻和象征来表达情感。如“蜡照半笼金翡翠”和“麝熏微度绣芙蓉”等句,不仅描绘了美丽的画面,也隐喻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渴望和留恋。
  1. 社会历史背景
  • 时代背景:这首诗创作于唐代,这是一个文化繁荣、诗歌艺术高度发展的时期。然而,当时的社会环境并不理想,政治腐败、社会动荡使得许多人感到迷茫和无助。李商隐在这样的背景下创作此诗,既是对自己情感的真实抒发,也是对社会现实的深刻反思。

李商隐的《和远士无题六首》中的“其二”是一首充满深情和哀愁的佳作。它不仅展现了诗人对理想爱情的追求,也反映了他对现实社会的深刻反思。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可以更好地理解李商隐的文学成就和艺术魅力,以及那个时代的社会风貌。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