庚申接月客京师,长记挑灯夜雨时。
感旧最工长短句,倦游还著苦辛词。
毡衫席帽愁边老,钿合金钗梦里遗。
莫怪相看倍惆怅,年来侬亦鬓成丝。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庚申接月客京师,长记挑灯夜雨时。
感旧最工长短句,倦游还著苦辛词。
毡衫席帽愁边老,钿合金钗梦里遗。
莫怪相看倍惆怅,年来侬亦鬓成丝。
《南渟至自清溪出示黑蝶斋近词和演溪老人韵》是宋代文学家苏轼的作品,收录于《东坡诗存》。
这是一首七言律诗,作者在这首诗中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之情。全诗如下:
南渟至自清溪出示黑蝶斋近词和演溪老人韵
苏轼
清溪流水碧如玉,南渟山下白如银。
君今何事到此地?袖手高谈两不深。
我昔曾游演溪洞,见君携酒过山阴。
醉归倒卧古藤下,月明石上生寒心。
如今又作清溪游,水光木石皆如旧。
坐中诸公谁复忆,惟有西江老居士。
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坡仙。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人。北宋著名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与父苏洵,弟苏辙合称“三苏”,在中国文化史上,被广泛誉为“门吏”。
这首诗通过对比昔日与今日的山水之美,展现了诗人对美好时光的怀念之情。同时,也反映了苏轼对人生哲理的深刻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