溪渔树厎输税,关吏津头算缗。
纵有僧楼药院,日长吟眺何人。
竹崎关(戊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竹崎关(戊寅)是一首文学作品,出自于《敬业堂诗集》 。该作品以描绘自然景色和抒发作者情感为主题,展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独特见解。《敬业堂诗集》是清代文学家郑燮(字板桥,号三毛居士,又称“板桥先生”)创作的一部诗歌集,收录了他的许多诗作,其中也包括了这首名为《竹崎关》的作品。
竹崎关在《敬业堂诗集》中被赋予了丰富的意象和深刻的内涵,如开头所述的“佛桑花根犬吠,龙眼枝头鸟鸣”,不仅描绘了竹崎关周边的自然景观,也暗示了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关系。诗中还描述了旅途中的所见所感,如“邮签报近榕城”,“渐觉山平水远,邮签报近榕城”。这些描述不仅展示了诗人对家乡的怀念,也表达了他游历四方时的感慨。
竹崎关不仅是诗人眼中的风景,更是他心中情感的象征。诗中提到的“绿阴设严关”,以及“渔盐集官艇,鸡犬鸣市阛”等句子,都反映了诗人对当地生活的观察和体验。特别是“吾心澹无虑,散策空陂间”,这句话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超脱,以及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心灵的放松。
《敬业堂诗集》的《竹崎关》也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一种继承和发扬。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诗人传达了一种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理念,体现了中国古典诗歌的美学追求。这种美学追求不仅体现在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写上,更体现在诗人通过自然景物抒发个人情感的方式上。
《竹崎关》作为《敬业堂诗集》中的一篇作品,不仅是郑燮艺术创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古典诗歌宝库中的珍品。通过对这首诗的阅读和理解,可以深入感受到中国古典诗词的魅力及其在中国文化史上的重要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