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江仙 怀归寄周青士缪天自

流落天涯谁见问,一生判却归休。
渔竿消日酒消愁。
黍苗侵野径,竹树绕春流。
想得故园今夜月,还应先照西楼。
挐烟闲弄个渔舟。
名山思遍往,作意共君游。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临江仙·怀归寄周青士缪天自》是清代词人朱彝尊所作,而非明代诗人屈大均所写。该词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深沉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词人对家乡及故人的深深思念。

朱彝尊(1629-1709),字锡鬯,号竹垞,又号金风亭长、小长芦钓鱼师等,浙江嘉兴人,清代著名文学家、历史学家和藏书家,与王士祯并称“南朱北王”。他不仅是清初浙西词派的创始人之一,也是一位多才多艺的文艺大家。他的词作以婉约派风格为主,兼有豪放派的气势,论词时推崇姜夔、张炎,其诗与王士祯齐名,被称为“南朱北王”,在文学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临江仙·怀归寄周青士缪天自》这首词,不仅反映了作者流落天涯的孤独,也体现了他对家乡和故友深厚的情感。词中描绘了黍苗侵野径和竹树绕春流的景象,表达了一种深深的思乡之情和对过往岁月的回忆。此外,通过对故园之夜月和西楼的映照,词人展现了一种跨越时空的怀念之情。

朱彝尊的这首《临江仙·怀归寄周青士缪天自》不仅仅是一首单纯的文学作品,更是一种情感的寄托和心灵的慰藉。它让人们在欣赏古典文化的同时,也能够感受到那个时代文人的情感世界和艺术追求。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