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鹧鸪 别思

春桥南望水溶溶。
半壁天台巳万重。
心寄碧沉空婉娈,语来青鸟许从容。
更为后会知何地,难道今生不再逢。
最忆当时留宴处,桐花暗澹柳惺忪。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瑞鹧鸪·别思》是清代诗人朱彝尊创作的一首词,表达了作者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对现实离愁的感慨。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诗:

  1. 诗人介绍
  • 朱彝尊:字锡鬯,号竹垞,又号金风亭长,晚号小长芦钓鱼师,浙江嘉兴人。他不仅是清初浙西词派的创始人,还被誉为“南朱北王”之一,与王士祯齐名。
  1. 诗词原文
    春桥南望水溶溶(韦庄)。半壁天台巳万重(许浑)。心寄碧沉空婉娈(刘沧),语来青鸟许从容(曹唐)。更为后会知何地,难道今生不再逢(韩偓)。

  2. 诗词解析

  • 在这首诗中,朱彝尊通过细腻的语言描绘了离别的场景以及内心的复杂情感。首句“春桥南望水溶溶”以景起兴,营造出一幅春天桥头远眺的宁静景象;“半壁天台巳万重”则透露出一种淡淡的哀愁,仿佛天台之巅显得遥不可及。
  • “心寄碧沉空婉娈”与“语来青鸟许从容”两句,表达了他对远方的思念之情,而“更”、“难道”则强调了这种情感的无奈与深刻。
  • “更为后会知何地,难道今生不再逢”反映了作者对未来重逢的渴望和对现实的无力感,展现了一种宿命论的色彩。
  1. 创作背景
  • 朱彝尊生于康熙十八年(1679年),自幼聪明过人,深受家庭文化熏陶。他于清初成为浙西词派的领军人物,主张词要追求高洁雅致,反对俚俗之风。朱彝尊的作品在当时享有盛誉,与同时期的王士祯齐名。
  • 《瑞鹧鸪·别思》的创作时间不详,但据诗中内容推测,可能是在朱彝尊离开家乡或仕途失意之际所写。《瑞鹧鸪》是一种词牌,又名“舞春风”“桃花落”等,此诗采用这一词牌形式,可见其严谨的结构与韵律之美。

朱彝尊的这首《瑞鹧鸪·别思》不仅展示了其深厚的文学造诣,也反映了个人的情感世界和历史背景。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和欣赏,可以更深入地理解中国古典诗词的魅力及其在历史长河中的作用。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