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平乐 送李天生还关中

环山绕野。
驿路飞泉洒。
还把玉鞭鞭白马。
取酒虾蟆陵下。
渭水处处流澌。
登高望见昆池。
更爱终南灞上,五陵共猎秦祠。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朱彝尊的《清平乐·送李天生还关中》是一首充满深意的古典诗词作品。下面将对其内容进行具体介绍:

  1. 作者介绍
  • 朱彝尊,号竹垞,晚号小长芦钓鱼师,是清代著名的诗人和词人,被誉为“南朱北王”之一。他出生于秀水(今浙江嘉兴),在清初浙西词派中占据了重要地位,其诗风与王士祯齐名,并被推为“南朱北王”。他的文学成就不仅体现在诗歌上,还有《曝书亭集》等著作传世。
  1. 诗词原文
    环山绕野(白居易)。
    驿路飞泉洒(王维)。
    还把玉鞭鞭白马(张籍)。
    取酒虾蟆陵下(谢良辅)。
    渭水处处流澌(同上)。
    登高望见昆池(范灯)。
    更爱终南灞上(吕渭),五陵共猎秦祠(樊珣)

  2. 词义解析

  • “环山绕野”描绘了一幅自然景观图,表达了对友人离去后环境变化的感慨。
  • “驿路飞泉洒”则通过描写驿道旁飞泉的情景,展现了旅途中的清新与生机。
  • “还把玉鞭鞭白马”,这里的“玉鞭”象征权力或地位的象征,而“白马”则可能指的是马匹,整个形象传递出一种豪迈或离别的意味。
  • “取酒虾蟆陵下”和“渭水处处流澌”,前者可能是在提及一个特定的地点,后者则是用渭水的流冰比喻世事无常或友人归途的艰辛。
  • “登高望见昆池”和“更爱终南灞上,五陵共猎秦祠”,这些句子展现了一种超越世俗的旷达情怀,以及对于故乡的深厚感情。

朱彝尊的《清平乐·送李天生还关中》不仅是一首表达离别情感的词作,更蕴含了对友人人生旅途的美好祝愿和对未来的期盼。这首词以其深邃的意境、优美的语言和丰富的文化内涵,成为中国古代文学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