绮罗香 玉兰

红木棉苞,紫辛夷襆,讵胜缟衣霜袂。
雪不封条,但向花房凝缀。
露一簇、碧牡丹芽,少几点、翠梧桐子。
笑依然、玉树陈宫,胭脂肯浣井中水。
佳辰才过上巳,说与采兰人道,休寻溱洧。
第一瑶台,月姊交光相对。
便着雨、转觉珑松,惯临风、几曾憔悴。
似搓酥滴粉张浓,唤来深院里。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绮罗香·玉兰》赏析

龚翔麟的《绮罗香·玉兰》,这首诗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将自然之美与人文情感完美结合,成为清代诗词中的瑰宝。在欣赏这首古诗时,我们不仅能感受到古典文学的深厚底蕴,还能体会到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无限赞美和深切的情感寄托。

诗中“径草才芽,官梅已叶”开篇便描绘了一幅生机勃勃的画面,春天的气息扑面而来。而“几树珑松香雪”,则形象地刻画了玉兰的清雅脱俗,其枝干挺拔如雪中之松,香气袭人。紧接着“后庭开遍”则暗示着玉兰的盛开,给寂静的庭院增添了无限生机。

接着“临绿水、似剪蓉裳,伴冷月、胜滋兰畹”进一步丰富了这一景象,月光下的玉兰,宛如仙子下凡,美得令人窒息。这里运用了比喻手法,将玉兰的花朵比作芙蓉裙,既展现了玉兰的美丽,也赋予了它们以人格化的特点,使得整首诗歌的意境更加深邃。

诗人并没有止步于对玉兰本身的美好描述,而是深入挖掘了玉兰所承载的文化意蕴。“自是昌州香色并,无劳仙谱杂兰荪。”这句诗意味着玉兰的美已经超越了寻常,无需借助仙人的篇章来装饰。这不仅是诗人对玉兰的高度赞扬,同时也表达了他对传统文化的一种尊重和传承。

最后两句“万山潭水清如昨,只忆襄阳孟浩然”更是让人回味无穷。诗人通过对历史人物的缅怀,表达了自己对自然美景的无限向往和对古人情怀的深深致敬。

《绮罗香·玉兰》是一首具有深刻文化内涵和艺术价值的诗作。它不仅展示了自然之美,更折射出诗人对人生和自然的感悟。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领略到清代诗人独特的审美情趣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