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神引 秋海棠

静绿嫣红看无数,点点欲含还吐。
墙阴一角,绕芳花础。
剩翻飞黄衣蝶,自来去。
不比春分信,晚风蘧。
商略凉州,按旧歌序。
有美人兮,对此怜迟暮。
丛鬓低鬟宜簪取。
余香闲掐,小瓶中,寒泉注。
较垂丝匀,尤淡画难谱。
凉叶空庭里、几番雨。
知他芳容减、暗虫诉。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迷神引·秋海棠》是清代著名诗人朱彝尊创作的一首词。《迷神引·秋海棠》作为一首古典文学之作,其创作背景和主题均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内涵,通过对这首词的解读,可以更深入了解清代文人的生活状态及其文化追求。

《迷神引·秋海棠》的作者朱彝尊,字锡鬯,号竹垞,又号金风亭长,晚号小长芦钓鱼师,是清初浙西词派的创始人之一。他的诗作深受姜夔、张炎的影响,主张词应该表达一种深沉的情感,而非简单的娱乐。因此,从朱彝尊的创作来看,他不仅在词中描绘了自然美景,还通过细腻的笔触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珍惜与向往。

《迷神引·秋海棠》的内容主要围绕着“静绿嫣红看无数,点点欲含还吐。墙阴一角,绕芳花础”展开描述。这种描写不仅展现了秋天的景色,还透露出词人内心的宁静与思索。通过这样的描写,朱彝尊传达了一种超然物外的审美情趣,同时也反映了他对自然美的深刻感悟和高度赞扬。

在分析《迷神引·秋海棠》的艺术特色时,可以发现其中融合了丰富的想象与生动的比喻。例如,“剩翻飞黄衣蝶,自来去”,这里的描述不仅形象地刻画了秋日景象,更通过蝴蝶这一元素,寓意着生命的轻盈与无常。同时,整首词的语言优美,用词考究,如“静绿嫣红”、“点点欲含还吐”等句子,都极具画面感,使读者仿佛置身于一个充满诗意的环境中,体会到词中所要传递的深远意境。

《迷神引·秋海棠》不仅是一首描写自然美景的词,它也体现了朱彝尊对于人生哲理的思考。词中流露出的是对生命流逝的感慨以及对美好时光的珍惜,这些都反映出他对于时间与生命的独特见解。

《迷神引·秋海棠》不仅是一部优秀的文学作品,更是一次深度的文化体验。它通过细腻的笔触、优美的语言以及深刻的主题,展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通过对这首词的学习与解读,能够更好地理解清代文人的生活状态和文化追求,同时也能够领略到古典诗词的魅力。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