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塞凄清,又谁把、秋声留住。
斜阳外,寒沙摇漾,乱山无主。
琴瑟乍惊心欲碎,茫茫不管愁如许。
伴西窗、灯火坐黄昏,萧萧语。
催一阵,茅檐雨。
搅一片,霜林杵。
为伊想遍了,别离情绪。
酒渴二更人散后,月明千里鸿飞处。
梦沧江,添个钓鱼船,风吹去。
满江红 塞上咏苇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满江红·塞上咏苇》是清代朱彝尊创作的一首词,这首词以江边景色为背景,通过物写出了塞上的感情和对人生无常的沉思。
朱彝尊,字锡鬯,号竹垞,又号金风亭长,晚号小长芦钓鱼师,是清初浙西词派的创始人之一,他的诗与王士祯齐名,被尊称为“南朱北王”。他的创作生涯丰富且多产,其作品深受后世赞誉。
《满江红·塞上咏苇》中,“绝塞凄清,又谁把、秋声留住”开篇便设定了一种凄凉的氛围,将读者的情绪引入了一种深沉的情感世界之中。词中的“斜阳外,寒沙摇漾,乱山无主”进一步烘托出一种苍凉之感,使人仿佛置身于一个荒芜、寂静的塞外之地,感受到了词人内心的孤独和无助。
词人用“琴瑟乍惊心欲碎,茫茫不管愁如许”表达了在塞外的孤独感以及对家乡的思念之情。这种情感不仅体现在对自然景观的描写中,也体现在词人的心境变化中。而“伴西窗灯火坐黄昏,萧萧语”则描绘了词人在塞上夜晚的生活状态,以及他对过去时光的追忆和对离别情绪的感慨。
词中的“催一阵,茅檐雨;搅一片,霜林杵”等句子更是生动地展现了塞上秋天的景象,如雨滴敲打着茅檐,霜花落在树枝上,这些细节的描绘让整首词充满了诗意和画面感。
《满江红·塞上咏苇》不仅是一首表达个人情感的词作,更是一首蕴含着丰富历史文化内涵的作品。通过对塞上的描绘,词人展现了自己的豪放情怀和深邃思考,同时也体现了当时社会的历史背景和文化风貌。对于热爱文学、关注历史的人来说,这首词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文化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