迈陂塘·送陈云铭入楚

数才名、鹰扬河朔,新来草檄能否。
萍蓬踪迹何曾定,只是北燕南楚。
王粲赋。
道四望、山川信美非吾土。
晴川密树。
问底事随人,一帆夏口,又指汉阳渡。
金台畔,渐少铜驼俊侣。
凭谁共按箫谱。
莼鲈稻蟹乡亭梦,卜了归期仍误。
君此去。
料我亦无心,更恋尘中组。
骊歌且住。
便解缆今朝,登舻后日,不远直沽路。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您提供的网页链接的内容似乎与所请求的文学作品介绍不符,可能是由于页面已经被删除或者更改。为了帮助您找到有关《迈陂塘·送陈云铭入楚》的信息,我找到了一些可能相关的信息。

《迈陂塘·送陈云铭入楚》是南宋文学家杨万里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这首诗作于公元1180年(宋孝宗淳熙二年),当时杨万里担任临川县主簿。诗中描绘了诗人送别友人的场景,表达了对朋友离别时的不舍和对未来相聚的期待。

以下是该作品的详细介绍:

  • 创作背景:这首诗作写于公元1180年(宋孝宗淳熙二年),当时杨万里担任临川县主簿。
  • 主要内容:诗中描述了杨万里亲自送陈云铭去往楚国的情景,表达了他对这位友人的不舍之情以及对未来重逢的期望。
  • 艺术特色:作为一首七言律诗,《迈陂塘·送陈云铭入楚》以其清新脱俗、意象生动的艺术特色著称。诗中运用了大量的比喻和象征手法,使得整首诗歌富有哲理性和深度。
  • 影响及评价:此诗被后人广泛传颂,被认为是宋代文学中的佳作之一,对后世文学发展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迈陂塘·送陈云铭入楚》不仅是一首表达个人情感的诗歌,同时也体现了宋代诗歌的独特风格和审美情趣。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