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庭芳 李晋王墓下作

独眼龙飞,鸦儿军至,百战真是英雄。
沙陀去后,席卷定河东。
多少义儿子将,千人敌、一一论功。
争夸道、生来亚子,信不愧而翁。
前驱囊矢日,三垂冈上,置酒临风。
叹绿衣天下,回首成空。
冷落珠襦散尽,残碑断、不辨鱼虫。
西林外,哀湍斜照,法鼓影堂中。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满庭芳·李晋王墓下作》是清代诗人朱彝尊的作品。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详细介绍:

  1. 作者介绍
  • 朱彝尊(1629-1709),字锡鬯,号竹垞,又号金风亭长,晚号小长芦钓鱼师,秀水(今浙江嘉兴)人。他不仅在文学上有极高的成就,还是清初浙西词派的创立者之一,其论词深受姜夔、张炎的影响,并与诗坛巨擘王士祯齐名,被尊称为“南朱北王”。
  1. 诗歌原文
    独眼龙飞,鸦儿军至,百战真是英雄。沙陀去后,席卷定河东。多少义儿子将,千人敌、一一论功。争夸道、生来亚子,信不愧而翁。
    前驱囊矢日,三垂冈上,置酒临风。叹绿衣天下,回首成空。冷落珠襦散尽,残碑断、不辨鱼虫。西林外,哀湍斜照,法鼓影堂中。

  2. 诗歌鉴赏

  • 英雄豪情:诗中的“独眼龙飞,鸦儿军至,百战真是英雄”展现了战场上的壮烈景象和士兵们的英勇无畏。
  • 英雄赞颂:通过对“千人敌、一一论功”的描写,表达了对英雄们的深深敬意和赞美之情。
  • 感慨历史:“叹绿衣天下,回首成空”透露出诗人对于历史的深刻感慨和对往昔辉煌的追忆。
  • 文化传承:“西林外,哀湍斜照,法鼓影堂中”描绘了寺庙中的宁静与肃穆,反映了当时文人对于佛学文化的尊崇和传承。
  1. 作品背景
  • 创作时间:《满庭芳·李晋王墓下作》的创作时间不详,据记载,朱彝尊于清康熙十八年应博学鸿词科入仕,担任检讨一职。
  • 历史背景:诗中“沙陀去后,席卷定河东”,可能指的是唐末五代十国时期的历史事件,描述了沙陀族势力的崛起和对中原地区的征服。
  1. 主题思想
  • 英雄主义:全诗通过生动的语言和丰富的想象,展现了一幅幅英雄们战斗的画面,歌颂了他们的英勇和牺牲。
  • 历史反思:通过对历史事件的回顾,诗人表达了对历史变迁的深刻思考,以及对逝去英雄的缅怀之情。

《满庭芳·李晋王墓下作》不仅是一首描绘战争场景和英雄事迹的诗作,更蕴含着深厚的历史情感和文化内涵。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和欣赏,人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感受中国古代文化的独特魅力。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