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头官渡,沙头烟树。
放归船碧浪湖中,短篷同听疏雨。
取参差朔雁,何苦又、惨澹江天叫秋暮。
城隅渐近,隐隐梵鼓。
临当去、重分付。
少别经年,相逢地、单衫伫立,知谁画眉妩。
好春儿、过了都无绪。
好梦儿、作成都无据。
限仙源、百尺红墙,翠禽小小不度。
断魂难诉。
从今忆、旧事凄凉尚堪赋。
但只怕你,朱颜在、也非故。
水又遥、山又阻。
便成都、染就笺十样,也写不尽相思苦。
玉抱肚 感旧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玉抱肚·感旧》是清代朱彝尊创作的一首词。朱彝尊,字秀翁,号竹垞,是清代著名的文学家、学者,与王士祯齐名,并称“南朱北王”,他的诗词作品多有传世之作。在朱彝尊的众多作品中,这首《玉抱肚·感旧》尤为引人注目。下面将详细探讨这首词的内容和艺术特点:
词的原文:
桥头官渡,沙头烟树。
放归船碧浪湖中,短篷同听疏雨。
取参差朔雁,何苦又、惨澹江天叫秋暮。
城隅渐近,隐隐梵鼓。
临当去、重分付。
少别经年,相逢地、单衫伫立,知谁画眉妩。
好春儿、过了都无绪。
好梦儿、作成都无据。
限仙源、百尺红墙,翠禽小小不度。
断魂难诉。
从今忆、旧事凄凉尚堪赋。
但只怕你,朱颜在、也非故。
水又遥、山又阻。词的主要内容:
词中的“桥头官渡,沙头烟树”描绘了一幅江南水乡的宁静景象,展现了作者对故乡的怀念之情。“放归船碧浪湖中,短篷同听疏雨。”反映了作者在湖中归途中的情景,通过细雨和船篷的描写,传达了旅途中的孤独与寂寥。艺术特色:
- 情感表达:朱彝尊在《玉抱肚·感旧》中表达了对故乡和亲人的深情厚谊,同时也流露出对人生无常的感慨。这种情感的复杂性使得词作具有了丰富的情感深度和艺术魅力。
- 意象运用:词中运用了一系列生动的意象,如“朔雁”、“江天”、“梵鼓”等,这些意象不仅增强了作品的画面感,也加深了词的主题和情感内涵。
- 语言风格:朱彝尊的语言简练而不失深意,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传达出深沉的情感变化。这种风格的词作在当时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能够引起读者的共鸣。
- 词的影响:
- 文人墨客:朱彝尊的这首词在文学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许多文人墨客在评论朱彝尊的诗词时,都会提到这首词及其艺术成就。它不仅代表了清代词坛的一种风格,也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
- 读者评价:历代读者对于《玉抱肚·感旧》的评价极高,认为其既有诗的豪放,又有词的婉约,是中国古典诗词的瑰宝。这首词不仅在艺术上取得了成功,也在情感表达上达到了高度的统一。
- 词的赏析:《玉抱肚·感旧》不仅是一首表达个人情感的作品,更是一部反映社会历史和文化变迁的诗篇。通过对词中意象和情感的深入分析,可以更好地理解作者的思想情感和社会背景。此外,这首词的语言和结构也值得细细品味,从中可以领悟到古代汉语的独特魅力和艺术魅力。
朱彝尊的《玉抱肚·感旧》不仅仅是一首简单的词,更是一首蕴含着丰富情感和深邃思想的文学作品。通过对这首词的学习和欣赏,不仅可以领略到古代诗人的才情和智慧,还可以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