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曹郡丞 之官徽州(甲子)

胜绝新安郡,高秋拥传行。
江流清见厎,山色翠当楹。
万壑云为海,三都石作城。
漆林分井社,松盖辨阴晴。
墨爱麋丸渍,茶先谷雨烹。
由来风土美,见说讼庭清。
之子齐东彦,才华邺下并。
词源白石叟,诗法玉溪生。
凤沼趋晨久,鸾台典籍荣。
后来薪愈积,老去骥长鸣。
岂厌承明出,遥思厩吏迎。
名山谢康乐,隐吏许宣平。
晚饭桃花米,春厨竹笋萌。
麦光题素纸,龙尾涤金坑。
暇有怀人作,知同惜别情。
十年呼蓟酒,双调谱秦筝。
忽漫登长道,沉吟数去程。
迹犹淹旅食,心已定归耕。
七里严陵濑,千秋黟帅营。
相寻试酬和,编筏采红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送曹郡丞之官徽州》是清代朱彝尊所创作的五言排律。这首诗不仅体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学素养和对地方风土人情的理解,也反映了当时社会文化的一种风貌。《送曹郡丞之官徽州》的创作背景、艺术特色及在文学史上的地位,都是值得深入探讨的重要主题。

朱彝尊的创作动机和情感表达是理解其作品的基石。作为一位文人雅士,朱彝尊对于官场的变迁有着敏锐的洞察,而此次送别曹郡丞赴任徽州,更是一次深情厚意的表达。《送曹郡丞之官徽州》中流露出的是一种深深的不舍和期待,表达了对曹郡丞未来仕途的祝愿以及对地方繁荣昌盛的期盼。这种复杂的情感交织,使得这首诗具有了丰富的情感色彩和深刻的思想内涵。

《送曹郡丞之官徽州》在艺术表现上也展现出了较高的成就。诗中运用了大量的自然景物来渲染氛围,如“胜绝新安郡,高秋拥传行”描绘了徽州的山水之美以及秋天的宁静景色;“江流清见底,山色翠当楹”则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徽州山水的清新与美丽。这些生动的描写不仅增强了诗歌的画面感,还使读者能够在心中构建出一个鲜活的意象。

从艺术风格来看,《送曹郡丞之官徽州》体现了朱彝尊严谨的诗歌结构和独特的审美追求。诗的结构完整,语言精炼,既有传统的韵味,又有新颖的表现手法。朱彝尊擅长五言排律,此诗便是其在这一领域的代表作之一。此外,诗人在字句的选择上也极尽考究,如“墨爱麋丸渍,茶先谷雨烹”等诗句,不仅押韵工整,而且意境深远,显示出朱彝尊深厚的文学功底。

关于《送曹郡丞之官徽州》的历史地位和文化价值,它不仅是朱彝尊个人创作的体现,更是清代文人对官场生活和地域文化的一种独特观察和表达。通过对曹郡丞赴任徽州这一事件的记录和歌颂,诗作传达了一种积极向上的精神面貌和对美好未来的憧憬。同时,它也为我们研究清代文人的生活状态、官场文化提供了宝贵的第一手资料。

《送曹郡丞之官徽州》不仅仅是一首表达送别情怀的诗歌,它还是一次对清代官场文化和地方特色的深刻记录。通过对这首诗的分析,我们不仅能更好地理解朱彝尊的个人情感和艺术追求,还可以从中窥见清代文人的生活状态和精神世界。因此,《送曹郡丞之官徽州》不仅在文学史上占有一席之地,更在中华文化宝库中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