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王舍人 西山游记三首 其三 (辛酉)

上方绝磴最崭岩,花药春丛静不芟。
六聘山中三日住,输君秉烛入空嵌。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题王舍人 西山游记三首 其三”是一首描写西山风景的诗,出自明代文人王守仁的作品《题王舍人嗣槐西山游记》中的《西山游记三首·其三》。该诗通过对西山风景的描绘,展现了王守仁对自然景观的热爱和向往。 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诗的内容、风格以及作者的创作背景:

  1. 诗人简介
  • 王守仁(1472年10月31日—1529年1月9日),字伯安,别号阳明,浙江余姚人。明代思想家、文学家、哲学家和军事战略家,陆王心学之集大成者,精通儒家、道家、佛家。他是中国历史上伟大的文学家之一,与杜甫、李白并称为中国古代三大诗人。
  1. 作品原文
    子弟犹深入,关城未解围。
    蚕崖铁马瘦,灌口米船稀。
    辩士安边策,元戎决胜威。
    今朝乌鹊喜,欲报凯歌归。

  2. 诗意解析

  • 子弟犹深入,关城未解围:描述了边疆战事的紧张状态,士兵们依然奋战在前线,而敌方并未轻易攻破城池。这句反映了边防将士的英勇和决心。
  • 蚕崖铁马瘦,灌口米船稀:通过描写战马因长期战斗而变得消瘦,船只因缺乏补给而变得稀少,传达了战争给当地带来的破坏和荒凉。
  • 辩士安边策,元戎决胜威:赞颂了智者提出的战略策略和将领的英明决策。这两句强调了智慧和勇气在战争中的重要性。
  • 今朝乌鹊喜,欲报凯歌归:表达了胜利的喜悦和战士们即将凯旋的决心。乌鹊作为吉祥的象征,预示了战争的胜利和和平的到来。

王守仁的《题王舍人嗣槐西山游记》不仅是一首描写自然景观的诗篇,也是一首充满激情和壮志的爱国诗。它体现了作者对祖国山川的热爱,对英雄人物的赞美,以及对和平安宁生活的向往。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