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里李 游于滇遇碧鸡山道士谓曰子前身庐山行脚僧也后十年当仍归庐山 乃画庐山行脚图俾予题诗二首 其二 (丁巳)

桃乡一望水挼蓝,拟结邻居共钓潭。
休信碧鸡狂道士,闲抛老屋在花南。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这是一首描绘作者与道士对话的诗作。诗中描述了作者在游于滇时遇到一位碧鸡山道士,道士告诉他说自己是前身是庐山行脚僧,后十年还会回到庐山。于是,道士画了庐山行脚图给作者,并请作者题诗两首。

这首诗的主题是表达作者对庐山的深厚情感。诗人通过与道士的对话,表达了他对庐山的热爱和向往。他回忆起自己曾经在庐山修行的日子,那时的心境宁静而纯净。然而,由于各种原因,他不得不离开庐山,去到滇地游历。

当再次回到滇地时,道士又出现了。道士告诉他,他已经度过了十年的时间,现在应该回到庐山去了。于是,道士画出了庐山行脚图给诗人,并希望诗人能为之作诗。

在诗中,诗人表达了他对于庐山的深深眷恋之情。他回忆起自己在庐山修行的日子,那时的心境宁静而纯净。然而,由于各种原因,他不得不离开庐山,去到滇地游历。如今,当他再次回到滇地时,道士又出现了。道士告诉诗人,他已经度过了十年的时间,现在应该回到庐山去了。

诗人感叹时间的流逝,感慨人生的无常。他希望自己能在短暂的人生中,留下更多的美好回忆,而不是像其他人那样碌碌无为。

这首诗通过描绘作者与道士的对话,表达了他对庐山的深情厚意。诗人通过诗歌的形式,抒发了自己对庐山的热爱和向往之情,同时也表达了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