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董孝廉 游五台(丁巳)

军都关外朔云屯,过尽龙堆入雁门。
一路金光瑶草色,青天直上五峰尊。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送董孝廉游五台山》是清代朱彝尊的一首七言绝句,描绘了董孝廉游览五台山的壮丽景色和深厚情感

《送董孝廉游五台山》是朱彝尊于清康熙十八年(1679年)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这首诗以简洁明快的风格展现了董孝廉游览五台山时的壮阔景观与内心感受。诗中不仅描述了五台山的自然美景,更通过“金光瑶草色”等词汇传达出一种超凡脱俗的境界。这种描写不仅让读者能够在心中构建出一个生动的画面,而且能够深刻感受到诗人对大自然之美的赞叹和对友人游历此山的祝福。

朱彝尊作为清朝初期的重要文学家,他的诗歌风格受到前辈如姜夔、张炎的影响,尤其注重词作的音乐性和画面感。在《送董孝廉游五台山》中,朱彝尊运用了典型的七言绝句形式,这种形式使得诗歌节奏鲜明、易于吟诵,非常适合表达诗人的情感和景象。诗中的“军都关外朔云屯,过尽龙堆入雁门”,“一路金光瑶草色,青天直上五峰尊”两句更是直接而生动地勾画出五台山雄伟壮丽的景象。

从文学角度来看,这首诗不仅仅是对自然景观的描绘,更是一种文化和情感的传递。朱彝尊通过对五台山的描述,表达了自己对于自然界的敬畏之情和对于朋友游历的鼓励与祝福。这种情感的传递使得作品不仅仅是文字的简单堆砌,而是具有深刻的情感共鸣和文化价值。通过对这首诗的分析,可以看到朱彝尊如何巧妙地将个人的诗意融入对自然的颂扬中,以及如何在传统诗歌的基础上进行创新,为后代留下宝贵的文化遗产。

这首《送董孝廉游五台山》不仅是朱彝尊文学作品中的一个例证,更是清代诗词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展示了朱彝尊在诗歌创作上的卓越才能以及对自然景观的细腻观察。通过这首诗,可以更好地理解清代文人如何通过诗歌这一艺术形式来表达自己的审美观和社会责任感。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