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远(丙申)

南风日夕度江潭,旅梦还家路未谙。
寄语寒衣休忆远,更无霜雪到天南。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寄远》是唐代诗人贾岛创作的一首五言古诗。以下是对该诗的详细介绍:

  1. 作者简介
  • 贾岛,唐代著名诗人,字阆仙,一作浪仙,范阳(今河北省涿州市)人。他与韩愈、孟郊并称“唐人三大家”,以苦吟著称,其诗语言简炼,多用僻典。
  1. 诗歌原文
    别肠长郁纡,岂能肥肌肤?
    始知相结密,不及相结疏。
    疏别恨应少,密别恨难祛。
    门前南去水,中有北飞鱼。
    鱼飞向北海,可以寄远书。
    不惜寄远书,故人今在无?

  2. 主题思想

  • 这首诗主要表达了对远方朋友的深切思念之情。通过描绘秋日景象和自然景观,抒发了内心的孤独和忧愁,同时表达了对未来的渴望和对功名的追求。
  1. 艺术特色
  • 这首诗的语言简练而富有韵味,通过对景物的描写传达出诗人的情感。例如,“门前南去水,中有北飞鱼”不仅形象生动,也寓意深刻,象征着诗人的思念之情如江水般悠长不断。
  • 诗中的“惜”“无”等字眼,表达了诗人对于友人的深切思念以及对于未来命运的无奈和担忧。这种情感的表达,使得整首诗充满了深情与哲理。
  1. 文学价值及影响
  • 作为唐代诗歌的代表作品之一,《寄远》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邃的思想内涵,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它不仅是唐代诗歌的重要代表,也是中国古典文学宝库中的瑰宝。

《寄远》不仅是唐代诗歌中的经典之作,更以其深刻的主题思想和精湛的艺术表现力,展现了中国古代文学的独特魅力和深厚底蕴。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诗人对友情的珍视以及对未来的憧憬和期待,这也是中国古代文学中永恒的主题之一。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