谒广陵侯庙(乙未)

昔闻江月松风客,赋证钱唐是曲江。
不见郊关广陵庙,灵风长拂旧幡幢。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谒广陵侯庙(乙未)》是清代诗人朱彝尊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该诗表达了诗人对广陵侯庙的深切怀念和对其历史渊源的追溯。以下是这首诗的详细介绍:

  1. 诗人简介
  • 朱彝尊:字锡鬯,号竹垞,又号金风亭长,晚号小长芦钓鱼师,是清初浙西词派的创始人,被誉为“南朱北王”。他的诗与王士祯齐名,有“南朱北王”之称。
  1. 诗歌原文
    昔闻江月松风客,赋证钱唐是曲江。
    不见郊关广陵庙,灵风长拂旧幡幢。

  2. 诗句解析

  • 昔闻江月松风客,赋证钱唐是曲江: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广陵侯庙的深厚情感。其中,“昔闻江月松风客”,意味着诗人曾在江边赏月、听松风,这些自然景致激发了他对广陵侯庙的好奇和向往。而“赋证钱唐是曲江”,则是指通过自己的作品来证实广陵侯庙所在地就是古代著名的曲江地区。
  • 不见郊关广陵庙,灵风长拂旧幡幢:这句诗透露出诗人未能亲眼见到广陵侯庙的遗憾。他感叹自己只能在远处观望,感受那如灵风般拂过旧幡幢的气息。这里的“灵风”象征着一种无形的力量,使得广陵侯庙的历史和文化得以延续。
  1. 诗歌背景
  • 这首诗的创作时间不详,但可以推测它是在诗人前往越中(今浙江一带)期间所写。此时,诗人正计划探访钱塘江边的广陵侯庙。
  1. 文化意义
  • 历史价值: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了解到广陵侯庙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诗中的“观涛于广陵之曲江”暗示了广陵侯庙可能位于风景秀丽的钱塘江畔,而“元季钱思复试罗刹江赋”则进一步印证了这一地点的历史地位。
  • 艺术价值:朱彝尊以简练的语言描绘了广陵侯庙的美景和历史传说,体现了他的文学才华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谒广陵侯庙(乙未)》不仅是一首表达个人情感和历史探索的作品,也是研究清代文化和艺术的重要文献。通过这首古诗,读者可以深入了解广陵侯庙的地理和文化背景,感受到诗人对家乡的深情厚谊以及他对传统文化的珍视和传承。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