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舞蛟石为蛇蟠石纪之以诗(丁亥)

石以舞蛟名,未若蛇蟠古。
试诵弁山吟,图经犹可补。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更舞蛟石为蛇蟠,石纪之以诗(丁亥)”这句诗句出自清代诗人袁枚的《咏古》。这句话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画面:一条巨大的蛟龙在石头上翻滚,形成了一条蜿蜒曲折的蛇。

这首诗的创作背景是清朝乾隆年间,袁枚在杭州游历时看到了这个景象,于是写下了这首七言律诗。这首诗的意境深远,富有哲理。它通过描绘自然景观,表达了诗人对生命、自然和宇宙的深刻思考。

袁枚(1637年4月23日-1716年9月5日),字子才,号简斋,晚年自号仓山居士、随园主人、随园老人。浙江钱塘人,祖籍山西平阳,祖上曾迁居广东嘉应州,是清初“吴江三袁”之一,后天资聪颖,幼年丧父,母亲改嫁长洲富人梁德绳;梁聘名师教读四子,皆能成学。康熙十八年甲辰(1679年)考中进士,授翰林院庶吉士;授编修。不久乞假归里,纵情于山水之间。后受牵连革职,家居终老。袁枚是位多产作家,与赵翼、蒋士铨合称“乾隆三家”。他一生著作繁富,诗词曲赋、散文小品均有成就。其诗风清新秀逸,以描写现实生活和爱情为主。袁枚的散文亦颇有影响,世称“随园七录”、“随园五杂”。有《小仓山房诗文集》、《子不语》等数十种著作存世。《新定随园食单》、《随园食单》流传甚广。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