迟汤上舍 不至(丙寅)

柽叶绿如伞,藤花紫满檐。
望君君不至,惆怅下厅帘。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朱彝尊的《迟汤上舍右曾不至》是一首描绘期待与失望情绪的五言绝句。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作品:

  1. 作者介绍:朱彝尊,字锡鬯,号竹垞,又号金风亭长,晚号小长芦钓鱼师,浙江嘉兴人,清代著名学者、文学家。他不仅是清代浙西词派的创始人之一,也是清初词坛的重要人物之一。
  2. 诗作原文:《迟汤上舍右曾不至》—— 柽叶绿如伞,藤花紫满檐。望君君不至,惆怅下厅帘。
  3. 诗歌解析: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等待某人时的情景。诗中的“柽叶绿如伞,藤花紫满檐”生动地描绘了场景的美观和环境的静谧;“望君君不至,惆怅下厅帘”则表达了诗人对友人未能如期到来的失望和无奈,最终只能黯然退下,收拾心情离开。
  4. 历史背景:这首诗创作于清代,反映了当时文人对于友情的重视及其在社交活动中的角色,也体现了那个时代的文化特色和文人的生活状态。
  5. 文学价值:此诗语言简练而富有意境,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传达出诗人的内心感受,展示了其精湛的艺术造诣。
  6. 影响评价:朱彝尊的这首诗不仅在当时受到赞誉,而且被后世学者和读者广泛传颂。它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一席之地,是研究清代文化和文学不可多得的资料。

《迟汤上舍右曾不至》作为朱彝尊的代表作品之一,不仅展示了其深厚的文学功底,也反映了清代文人的生活状态和文化风貌。这首诗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文化价值,成为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中的经典之作。通过欣赏这首作品,不仅能够感受到古代文人的情感世界,也能从中汲取关于友情、期待与失落的深刻启示。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