诏许携家具,书难定客踪。
谁怜春梦断,犹听隔城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诏许携家具,书难定客踪。
谁怜春梦断,犹听隔城钟。
《自禁垣徙居宣武门外》并非文学作品,而是清代诗人朱彝尊创作的五言绝句。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因应诏而迁居的感慨与无奈,以及对于过去时光的怀念。
朱彝尊(1629-1709),字锡鬯,号竹垞,又号金风亭长,晚号小长芦钓鱼师,是清初浙西词派的创始人之一,也是“南朱北王”之称的代表人物。他的文学成就颇丰,不仅在诗坛有重要地位,还是清康熙十八年(1679)博学鸿词科的考试主考官,这标志着他在文化领域的权威和影响力。朱彝尊的诗歌创作以婉约著称,他的作品多反映了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诗的原文如下:
诏许携家具,书难定客踪。
谁怜春梦断,犹听隔城钟。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因为朝廷的召唤而搬迁居住地的情景。诗中“诏许携家具”说明皇帝恩准了携带家俱随迁,而“书难定客踪”则反映了作者在迁徙过程中无法安定下来的心情,书籍难以安置,导致生活失去了原有的规律。“谁怜春梦断”,表达了对逝去春天梦想的感伤。最后一句“犹听隔城钟”,则是通过听觉上的感受,表达了对故乡或原居地的思念之情。
《自禁垣徙居宣武门外》是朱彝尊创作的一首表达个人情感与历史变迁的五言绝句。它不仅体现了诗人的个人情感,也反映了当时的政治背景和社会环境。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可以更好地理解朱彝尊的文学风格及其时代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