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吾绝句 其九

长日无营早放衙,绿阴小院静窗纱。
香风忽送无云雨,开遍空庭沙枣花。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伊吾绝句》中的“沙碛无边数百程,怪风终日断征行。天涯孤客须缄口,山鬼迷人唤姓名”是第九首。这首诗通过写实的笔法描绘了辽阔的十三间房戈壁沙漠中的景象。下面将具体介绍这首诗及其创作背景:

  1. 诗歌原文
    沙碛无边数百程,怪风终日断征行。
    天涯孤客须缄口,山鬼迷人唤姓名。

  2. 作者介绍
    李成德,清代诗人,字倬云,号误庵,满洲镶白旗人,乾隆四十九年进士,由主事累官户部右侍郎。工诗,尤长古体,著有《多岁堂诗集》、《古诗选》等作品。

  3. 诗歌赏析

  • 情景交融:此诗以写景为主,展现了戈壁沙漠的荒凉与恶劣环境。同时,诗人在描述自然景象的同时,也融入了个人的情感体验,如对孤独和恐惧的感受。
  • 象征意义:沙漠象征着荒凉和未知,而怪风则暗示了自然的无常和无情。诗中的“山鬼”可能指代当地的少数民族,他们的活动和传说为这片土地增添了更多的神秘色彩。
  • 艺术手法:全诗采用了写实的手法,通过对环境的详细描绘,让读者能够感受到诗人所经历的艰辛和挑战。诗中的比喻和象征手法,如“天涯孤客”和“山鬼迷人”,增强了诗歌的艺术效果和深度。
  1.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清朝晚期,当时中国社会经历了一系列的变革,包括边疆地区的开发和民族关系的调整。诗人李成德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创作这首诗,不仅是为了表达自己的情感和体验,也可能包含了对国家和社会现状的思考。

《伊吾绝句 其九》不仅以其生动的描写吸引了人们的注意,更是通过诗人的个人感受和历史背景的结合,展现了一个时代的风貌和个人的内心世界。这首诗不仅是文学上的成就,也是对中国西部边疆地区历史文化的一个深刻反映。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