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暮林居杂咏三首 其三

壑赴蛇惊一岁穷,茫然搔首送飞鸿。
文章自古多遭厄,舆论随时恐未公。
驷马高车飞富贵,一瓢陋巷是豪雄。
云山韶濩无边趣,欸乃渔歌夕照中。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岁暮林居杂咏三首》其三是清代诗人安志文创作的一首诗,表达了诗人对人生和文学的深刻感悟与感慨。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诗:

  1. 作者简介
  • 安志文(生卒年不详),字子开,号石屏,清代著名诗人,生活在清朝中期,具体生平资料不详。
  • 他的诗作多以抒发个人情感、描绘自然景致为主,展现了他对生活的独特理解与感悟。
  1. 诗句原文
  • 壑赴蛇惊一岁穷,茫然搔首送飞鸿。
  • 文章自古多遭厄,舆论随时恐未公。
  • 驷马高车飞富贵,一瓢陋巷是豪雄。
  • 云山韶濩无边趣,欸乃渔歌夕照中。
  1. 诗意解析
  • “壑赴蛇惊一岁穷,茫然搔首送飞鸿”:诗人观察到山谷中的蛇因惊恐而离开,象征着一年的结束和新的开始。同时,他仰望天空,看到飞鸿,感到迷茫和无奈,因为无论怎样努力也无法摆脱困境。
  • “文章自古多遭厄,舆论随时恐未公”:诗人感叹文学作品往往遭受厄运,社会舆论也时常不公,反映出诗人对于文学创作和批评的担忧。
  • “驷马高车飞富贵,一瓢陋巷是豪雄”:诗人用对比的手法,描述了两种截然不同的生活状态。一方面,人们追求奢华和地位,如同驾驭着四匹马拉的车;另一方面,有些人选择简朴的生活方式,过着豪放的人生。这种对比突出了诗人对于物质追求和精神追求的不同态度。
  • “云山韶濩无边趣,欸乃渔歌夕照中”:诗人在日落时分,听到渔民唱着悠扬的歌声,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美好和宁静。这里的“韶濩”可能是指美好的音乐或声音,而“欸乃渔歌”则是一种传统的渔歌形式,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享受。

《岁暮林居杂咏三首》其三不仅是一首表达诗人对人生和文学思考的诗作,也是一幅描绘自然美景和人性光辉的画卷。它以其深刻的哲理和优美的语言,成为了中国古典文学中的一朵奇葩。通过对这首诗的学习与欣赏,可以更深入地理解和感受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和历史传承的丰富内涵。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