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日卧病五首 其三

贫病欺人老,衰残只自怜。
耳聋频废听,发白岂重玄。
落日孤村暝,凉风几树蝉。
秋堂静无事,打坐结闲缘。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

介绍

《秋日卧病五首 其三》是清代诗人安志文所创作的一首古诗。此诗通过生动的描绘,反映了诗人在秋日因病卧床时的心境与感慨。下面将详细介绍这首诗:

  1. 作者简介
  • 安志文,字子章,江苏吴县(今苏州)人。他的一生颇为坎坷,早年曾中进士,但仕途不顺,多次辞官归隐。晚年时,他创作了大量诗词,以表达自己对人生的感慨和思考。
  1. 诗歌原文
    贫病欺人老,衰残只自怜。
    耳聋频废听,发白岂重玄。
    落日孤村暝,凉风几树蝉。
    秋堂静无事,打坐结闲缘。

  2. 诗句解析

  • 贫病欺人老,衰残只自怜:描述了自己因贫困和疾病而衰老,只能独自怜悯自己的处境。
  • 耳聋频废听,发白岂重玄:表达了由于耳聋,无法听到世间的声响,也无法理解世事的变化,从而感到孤独和无助。
  • 落日孤村暝,凉风几树蝉: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又略带凄凉的画面,夕阳西下,孤村渐暗,几棵树上蝉声凄切。
  • 秋堂静无事,打坐结闲缘:虽然秋堂中无一事可做,但诗人选择打坐修炼,以求得内心的平静和超脱。

《秋日卧病五首 其三》不仅仅是一首诗,它更是安志文对人生、对自然、对社会的深刻反思和独特见解。通过这首诗,可以窥见一个文人的忧思与超然,以及他对生命意义的追求和探求。

相关推荐